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丹尼尔·阿沙姆:未来考古学家

发布时间: 24 十一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7 分钟

丹尼尔·阿沙姆将我们的现在转化为考古遗迹,将未来变为结晶的过去。这位美国艺术家确立了自己作为虚构考古学大师的地位,创造出挑战我们对时间和物质感知的作品。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丹尼尔·阿施姆(1980年生)是一位当代幻术师,他让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他的当。凭借无可置疑的才华将现在转化为虚构的考古遗迹,以及他对建筑操控的痴迷,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和现在危险地相互交错的未来视角。

阿施姆已成为他所称的”虚构考古学”领域无可争议的大师。这种实践是创造当代物品,仿佛它们是在遥远未来被发现的,形态被晶化、侵蚀、化石化。他将我们的电子小玩意、跑车和文化符号变成珍贵的遗物。这既宏伟又令人恐惧。这些作品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有限寿命和消费者文明的脆弱。正如沃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写,每一个时代都梦想着下一个时代,但阿施姆更进一步:他让我们梦见了我们自己的终结。

以他的”未来遗物”系列为例,这是一组将日常物品转化为考古遗迹的作品。一台任天堂游戏机、一台宝丽来相机、一部90年代的手机,所有这些都被冻结在晶体般的腐朽状态中,仿佛时间本身在它们周围凝固了。这是对我们消费社会的尖锐批评,也是对其偶像的一种病态庆祝。这些物品被赋予了与希腊或罗马古物同等的敬重,迫使我们质疑我们与物质文化的关系。正如让·博德里亚在《物的系统》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物品已成为符号的世界,而阿沙姆将这种逻辑推向荒谬的极致。

建筑操纵是阿沙姆的另一个痴迷。他对建筑空间的介入挑战了我们对坚固性和永久性的感知。墙壁似乎在融化,表面变形,建筑本身变得流动。这些装置让我们想起保罗·维里里奥关于”时间加速”和”快速学”的理论,探讨了当代社会中时间的加速。阿沙姆的结构不仅占据空间,它们吞噬、消化并将其转化为某种奇异的有机体。

那些看似遭遇自然灾害侵袭的墙壁,以及从建筑表面浮现的人形,宛如活生生的化石,所有这些都营造出深刻的不稳定感。这些作品提醒我们,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我们是在后视镜中前进的”,我们只能通过将现在视为已经过去的方式去理解现在。

但请注意,不要被表象所迷惑。阿沙姆玩弄着考古学和艺术史的代码,目的正是为了让我们陷入自身的当下。他的作品是扭曲的镜子,反映出我们对技术的痴迷、对物品的迷信,以及通过物质文化达到病态永生的欲望。

这种方法令人联想到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对摄影的反思。正如摄影捕捉的瞬间在被定格时已经死去,阿沙姆的雕塑将我们的现在冻结在持续腐朽的状态中。它们既是死亡提醒,又是对流行文化的庆祝,同时是社会批评和高超风格的实践。

阿沙姆对材料的运用尤其耐人寻味。碎玻璃、晶体、火山灰、青铜,每种材料都被选择用来同时暗示永久性和脆弱性。正如罗莎琳德·克劳斯在《现代雕塑的通道》中指出的,雕塑的物质性本身就具有意义,阿沙姆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他与保时捷、蒂芙尼和迪奥等奢侈品牌的合作,看似与他对消费社会的批评相矛盾。但这正体现了阿沙姆奸诈的天才:他利用晚期资本主义的机制传播他的反乌托邦愿景。这有点像安迪·沃霍尔决定不制作坎贝尔汤罐的丝网印刷,而是制作它们的考古遗迹。

阿沙姆的装置迫使我们面对自身的时间性。在一个痴迷于当下瞬间和永恒新颖的世界中,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在分解的未来视角。这是一种概念上的壮举,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就像我们成了自己灭亡的旁观者。

Arsham作品的核心是现在与未来、创造与毁灭、永恒与短暂之间的张力。正如Georges Didi-Huberman在《面对时间》中所写,我们与历史的关系总是有时间错位,而Arsham正是在这种根本的时代错位上进行创作。

Lucy Lippard在《六年:艺术品的非物质化》中谈到了观念艺术如何质疑艺术品的物质性。而Arsham正好相反:他以似乎经历了自我毁灭的物体形式,将我们的观念、欲望和恐惧重新物质化。

最迷人之处或许在于Arsham如何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陌生感,弗洛伊德称之为”das Unheimliche”。他的作品既让我们感到熟悉,又深刻地疏离。一台被化石化的徕卡相机,一辆结晶化的跑车,这些物体是可识别的,但通过变形变得陌生。就像我们透过未来文明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文化,那个文明试图理解我们的仪式和崇拜对象。

John Berger在《观看之道》中提醒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或所信的影响。Arsham正是在这一原则上,以未来腐朽的状态呈现熟悉的物体,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当下对这些物体的关系。

Arsham的实践属于一批质疑我们与时间及物质关系艺术家的传统。然而,与Robert Smithson自然分解的作品不同,Arsham加速并冻结分解过程,创造出似乎来自不可能未来的即时废墟。

他的作品是对计划报废的沉思,不仅是对技术物品,也是对我们文明本身。正如Marc Augé在《废墟中的时间》中所言,废墟一直具有预言功能。Arsham的废墟不讲述过去,而是关于已然存在的未来,它透过他的雕塑中的水晶与裂缝注视着我们。

这种方法并非没有风险。不断玩弄虚构考古和流行文化的代码,Arsham可能会陷入重复与公式化的陷阱。但迄今为止,他成功维持了形式创新与概念一致性的脆弱平衡。

Daniel Arsham不仅仅是美学物件的创造者。他是透过想象中的未来棱镜记录当下的编年史家。他的作品是逆转的时间胶囊,传递的讯息不是朝向未来,而是来自未来。这讯息既诱人又令人恐惧:我们创造的一切,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视为永恒的一切,不过是尘埃的诞生,是水晶的形成,是废墟的等待。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Daniel ARSHAM (1980)
名字: Daniel
姓氏: ARSHAM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45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