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克里斯托弗·伍尔:真理中的艺术

发布时间: 12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2 分钟

克里斯托弗·伍尔将严肃转化为视觉诗歌。他的单色表面、精心擦除和简洁构图重新定义了当代抽象的界限。在他手中,否定成为一种激进且意义深远的创造行为。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我们必须认真谈谈1955年出生于芝加哥的克里斯托弗·伍尔,这位艺术家将否定转化成一种如此激进的肯定,以至于几乎达到崇高。这是一个明白艺术不关乎美,而关乎真理的人,即使这真理像暴风雨中的李子树一样震撼我们。

在1980年代,当纽约仍然是一个危险的游乐场,东村的人行道上散落着用过的针头时,Wool以一种几乎带有无礼的智慧掌握了都市美学。他抓住了这座城市黑白影像的本质,仿佛色彩是一个在解体世界中多余的奢侈品。这种方法令人联想到Walter Benjamin关于艺术机械复制的思想。Wool采用了本雅明关于灵韵丧失的概念,并将其颠倒过来:通过使用建筑工人用的装饰滚筒、工业喷漆模版和印刷技术,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灵韵形式, , 复制本身的灵韵。这既聪明又带点恶作剧,就像一场魔术,它揭示了自己的手法,却依然保持神秘。

他的文字绘画已经成为传奇,不是因为它们美丽(它们绝对不美),而是因为它们深刻真实。当他用黑色大写字母在白色背景上写”TRBL”或”DRNK”时,他不仅仅是去掉元音,他还去除了我们的视觉舒适。他强迫我们思考、破译、参与。这正是Ludwig Wittgenstein哲学的体现:语言作为生活形式,是一种活动,而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Wool将文字转变为图像,图像又成为谜题。他在可读与可视之间游走,制造出一种让传统艺术爱好者咬牙切齿的紧张感。

但令Wool真正引人入胜的是他将抹去变成了创造的行为。在他近年的抽象作品中,他涂抹油漆后用浸有溶剂的布擦拭将其部分抹去。就像Patrick Hernandez开始绘画时说的:”又失败了。没关系。再失败。失败得更好”。每一次擦拭都是一种揭示,而不是毁灭。残留的痕迹像是艺术家与画布之间、意图与偶然之间的战斗疤痕。这种方法让人想起Gerhard Richter在抽象画中的实验,但里希特在偶然中追求超越,而Wool在否定中追求真实性。

Wool对丝网印刷的使用尤其耐人寻味。自199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已成为他实践的核心工具。但与Andy Warhol利用丝网印刷来复制图像、制造视觉催眠不同,Wool利用它制造距离的层次,是原始图像与其复制之间的疏离层。他将丝网印刷图像施加到画布上,然后部分擦除,营造出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在存在与缺席之间,在显露与隐藏之间。

他在下东区与唐人街街头拍摄的一系列夜间黑白照片,亦充分展现了他的创作理念。这些始于1990年代、于2002年完成的影像,不仅仅是城市记录。它们是对缺席的视觉冥想,是城市仿佛屏息凝神的瞬间。空无一人的街道、无名的建筑立面、阴暗的角落在他的镜头下成为了我们都市孤独的隐喻。就像Robert Frank决定不拍摄美国人,而是拍摄他们留下的空间。

朋克摇滚对他的作品影响不可否认,这影响不仅体现在某种叛逆的美学上,更体现在他创作的方式上。朋克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强调粗犷的真实性胜过技术上的完美。Wool 吸收了这种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艺术方法。他的作品拥有与Ramones首张专辑相同的原始能量,与 Patti Smith 在 CBGB’s 的表演一样具有紧迫感。

他在2024年于纽约格林威治街101号的装置是这种方法的完美体现。在这个1670平方米的粗犷空间里,Wool 创造出一个挑战白盒画廊传统的展览。未完成的墙面、裸露的电缆以及施工痕迹成为展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好像艺术家在告诉我们,艺术不需要无菌的环境才能存在,它可以在混乱和不完美中茁壮成长。

他在得克萨斯州马尔法(Marfa)开始创作的铁丝雕塑是其实践中的新发展,他和妻子、艺术家Charline von Heyl 每年在此居住一段时间。这些作品由铁丝网和在沙漠中找到的电缆制成,像是在空间中的绘画。它们承载着与他的绘画相同的手势能量,但转化为三维形式,仿佛他的笔触突然获得了独立,逃离了画布。

他近期对马赛克创作的实践尤为引人注目。他2023年的作品《无题》,一件高3.35米、宽5米的马赛克作品,将他的绘画笔势转化为石头和玻璃。这是一种矛盾的转化:自发的动作变得永久,短暂凝结于长久。这种瞬间与永恒的张力正是他作品的核心。

艺术市场对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似乎与其朴素本质矛盾的贪婪。当他的作品《Apocalypse Now“(1988)于2013年在佳士得以2640万美元成交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讽刺。但这种市场价值恰恰凸显了他作品的核心矛盾:最激进的艺术如何成为最富有收藏家渴望的对象?答案或许在于 Wool 成功创造了既批判系统又完全参与其中的艺术。

他对黑白的使用不仅是简单的审美选择,更是一种哲学立场。在一个充满彩色图像的世界里,选择黑白就是选择抗拒。拒绝色彩的轻易诱惑,专注于本质:形状、质地、动作。这种自愿的限制反而成为创作自由的源泉。

Wool对错误的处理方式尤为令人注目。别的艺术家可能试图隐藏错误,而他将错误纳入创作过程。流淌的颜料、污点和瑕疵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这种方法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侘寂(wabi-sabi)概念,即对不完美和未完成状态的审美。但在 Wool那里,这些不完美不仅被接受,更被主动寻找、激发和培养。

他对数字图像的处理同样激进。他使用 Photoshop 并不是为了创造完美的图像,而是为了引入新的扰动形式,新的错误类型。他扫描自己的画作,进行数字处理,然后重新打印,创造了一个原作与复制品变得无法区分的不断变换循环。这是一种复制的镜中倒影,质疑了我们对真实性和原创性的认知。

Wool 最近的作品显示出微妙但重要的演变。如果早期的作品带有某种攻击性,直接挑战观众的意愿,那么较新的作品似乎在否定中达到了某种宁静。动作更流畅,抹除更细腻。仿佛艺术家在与绘画的持续斗争中找到了内心的和平。

Wool 的方法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怀疑哲学家。像他们一样,他实践一种系统的怀疑,不仅质疑艺术的惯例,也怀疑我们对艺术可能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确定性。他的每件作品都是一种「epoche」,一种判断的暂停,迫使我们重新考虑我们的预设。

无疑,有些人仍会将他的作品视为某种艺术虚无主义。但他们忽略了核心:Wool 是一位伪装成悲观主义者的乐观主义者。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对即使在一个似乎失去意义的世界中创造意义可能性的肯定。他是一位通过低语而非呐喊、通过抹除而非添加、通过质疑而非肯定找到自己声音的艺术家。

如果你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克里斯托弗·伍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或许是因为你仍然在美中寻找艺术,而不是在真理中。他的作品不是用来装饰你的墙壁,而是用来动摇你的确定性。在一个确定性变成危险奢侈品的世界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不仅仅是观看他的作品,更是体验它们,将它们视为一个充满虚假表象的世界中的真理时刻。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Christopher WOOL (1955)
名字: Christopher
姓氏: WOOL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70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