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利昂·塔拉谢维奇:突破绘画的界限

发布时间: 28 四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5 分钟

利昂·塔拉谢维奇将其介入的空间转变为沉浸式绘画环境,色彩成为生命力。他的宏大装置模糊绘画与建筑界限,邀请观众以身体进入作品,而不仅仅是观赏。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如果你们从未听说过Leon Tarasewicz,那说明你们生活在一个像廉价装修商店的颜色样板一样狭隘的艺术世界里。我说的是这位波兰白俄罗斯裔画家,这位艺术家几十年来坚决拒绝进入艺术市场一再强加给他的类别。

Tarasewicz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天才,他定居在家乡瓦利里村,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比亚韦斯托克,就像在嘲讽那些像掠食者般追逐欧洲艺术家之都的城市。他养着稀有冠鸡,而他的画作却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里展出。这种矛盾不是风景线,而是理解他艺术本质的关键。

Tarasewicz最吸引人的是他在颜色运用上的激进。其画面爆发出鲜艳色彩,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力般脉动。红、黄、蓝、绿,不是那些潮流制造者的微妙而矫揉造作的色调,而是原色,基本且直接,如重拳击打学院派的腹部。

他的技法十分执着。那些平行线条和重复图案,在别的画家手中可能显得单调,但在他这里却成了充满惊人力量的抽象景观。当他描绘犁过的田地、树干或飞翔的鸟时,他并不寻求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捕捉它们的节奏本质和永不停息的运动。

塔拉谢维奇的艺术深深根植于对自然的观察,但它超越了简单的再现。他吸收了故乡地区的风景,消化后再以色彩斑斓、挑战任何叙述的结构呈现出来。他坦言:”我经常注意到自然中惊人的色彩图案,””我希望能够以一种近乎发光的效果来结合蓝色和绿色”[1]。这种对光亮度和色彩强度的追求是他创作的核心。

但塔拉谢维奇并非普通的画架画家。他很快意识到传统画框的局限性。早在1980年代中期,他的画作开始溢出画框,占据空间。他写道:”我的梦想是画作能够对观众进行绝对的控制,让他们周围的环境消失。””我的画作摆脱了所有框架后,可以无限延伸,吸引观众融入其中”[2]

这种完全沉浸的欲望使他创作出宏大的装置艺术,观众不再只是观看画作,而是真正进入画作。在华沙的乌雅兹多夫城堡、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或公共空间如巴塞罗那皇宫广场,塔拉谢维奇将整间房间转变为绘画环境。地板、墙壁、柱子,所有一切都成为他广阔绘画视野的载体。

2006年,当他用五彩斑斓的泼溅覆盖华沙扎亨塔国家美术馆的宏伟楼梯时,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挑衅动作。他强迫观众踩踏他的画作,成为作品物理上的一部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界限崩溃了,就像被表现的自然与表现的人工构造之间的界限一样。

塔拉谢维奇在当代艺术界的重要性,源于他对绘画力量的坚定信念, , 即使在这个媒介多次被宣告死亡的时代也不例外。他坚称:”绘画过去也是,现在依然是社会状态的决定性考验。”,”如果绘画灭亡,整个文明将迅速陷入衰退”[3]。这句话听起来可能夸张,但它揭示了塔拉谢维奇的核心观点:对他而言,绘画不仅仅是艺术媒介,更是一种文化抵抗形式。

他在波兰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值得细细考量。1980年代初,他在华沙美术学院塔德乌什·多米尼克工作室学习,在波兰社会政治动荡时期崭露头角。尽管同代许多艺术家转向带有直接政治评论的新表达方式,塔拉谢维奇选择了另一条更微妙但同样颠覆性的道路。

他对白俄罗斯根源的认同,以及对这波兰少数民族文化的支持,不是他传记中的附注,而是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实践,可以被解读为对边界、身份和归属的思考。1999年,他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图尔茨克市长颁发的艺术奖,以抗议当地当局激化波兰和白俄罗斯社区冲突的政策。由此,他的艺术成为身份协商的空间,在这里,政治地图上划分领土的明确界线,在流动的色彩领域中溶解。

正教艺术遗产,以其丰富的色彩和与光相关的灵性,构成了塔拉塞维奇的重要影响。孩提时,他深受格鲁德克东正教教堂中耶热·诺沃谢尔斯基和亚当·斯塔洛尼-多布赞斯基的多色彩绘画的深刻影响。这种与诺沃谢尔斯基的渊源, , 这位波兰绘画巨匠在抽象与宗教图像之间游走, , 为理解塔拉塞维奇作品几乎仪式般的维度提供了重要钥匙。

但超越这些特定的文化参考,他的作品也与西方艺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展开了对话。在他情感处理色彩的方式中,可以感受到后印象派的回响,在他将绘画视为行动场域的构想中,有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共鸣,以及他在追求有机统一的画面表面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波兰统一主义的亲和力。

塔拉塞维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能够将这些不同的影响综合为一种立即可辨认的视觉语言。他有规律的色带已成为他的标志,正如他将空间视为画布自然延伸的处理方式一样。这种形式上的一致性并非简便公式的产物,而是对绘画可能性的严谨且持续的探索。

文学与绘画数百年来一直存在复杂关系,但在塔拉塞维奇那里,这种关系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近乎矛盾的形态。他对叙事的断然拒绝,甚至拒绝为作品命名,可被视为一种消极的文学立场。他创造了抗拒口头转述、故意逃避文字陷阱的艺术。正如艺术评论家对其作品所写:”莱昂·塔拉塞维奇的作品挑战了描述和分析。面对绘画这一陌生领域,那些以绘画为主题、无叙事但并非脱离现实的绘画,言语和语言显得不足。”[4]

这种对口头语言的不信任让人想起某些现代主义诗人的立场,他们试图解放词语摆脱其指称功能,探索其纯粹的物质性。塔拉塞维奇对色彩和形态做了类似的事情,解放它们摆脱描述角色,使其作为自主实体存在。这是一种沉默的诗学,是对轶事的雄辩拒绝,与具体诗或视觉诗的传统产生共鸣。

建筑与绘画的关系是塔拉塞维奇作品的另一个基本轴心。他的宏大介入超越了这两门学科的传统区分。当他直接在画廊的墙壁上绘画,从地面延伸至天花板,或创建如2011年基尔采艺术家广场般的迷宫式路径时,他采用了几乎建筑式的色彩处理方法。

他2003年在华沙乌亚兹多夫斯基城堡当代艺术中心的装置作品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跨学科融合,他建造了一个复杂结构,占据了展览空间的大部分,由模仿墙壁、走廊和覆以彩色水泥的桥梁组成。建筑成为绘画的载体,绘画重塑了建筑体验。观众不再是被动地观看挂在墙上的画作,而是在一个空间构成中身体地穿行,颜色定义并变换着空间。

他的这项建筑维度的工作在2015年为卡托维兹西里西亚博物馆制作的项目”Art For a Place: Modry”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是一座由多种色调木材构成的塔楼,占据了整个建筑的大堂,暗指矿井的井架。在这里,Tarasewicz直接与该地区的工业历史对话,创造出一个抽象的纪念碑,唤起集体记忆,而不陷入字面上的表现。

Tarasewicz 对艺术史的态度既尊重又具有颠覆性。他承认自己欠了古代大师和波兰色彩主义与统一主义运动的影响,但拒绝陷入僵化的传统。他的实践植根于深刻的信念:”我相信艺术总是反映一个地方和时间。这是创作过程的内在属性,尽管艺术家并不总是意识到这种关系。在我的画作中,没有任何东西不参照现实” [5]

这一说法对于一位作品常被视为抽象的艺术家来说似乎有些矛盾,但它揭示了他方法的深刻现象学性质。对Tarasewicz而言,抽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试图把握其潜在结构、本质节奏和基本光线。

他作品的最新发展证实了他对新绘画表现形式持续探索的追求。他在2016年波兹南Ego画廊展出的亚克力光盒,是对颜色与光关系的新探索。这些发光的画作物体,其感知依赖多种因素(时间、观者位置、个体视觉能力),进一步推进了他对视觉感知本质的思考。正如画廊所描述:”我们越是观看和思考这些作品,就越注意到它们的细节,其塑料表面在我们眼前融化,展现出层叠的反射和层次” [6]

他于2018年在Foksal画廊举办的”Jerozolima”(耶路撒冷)展览,灵感来自他对同名城市的访问,亦标志着重大进展。画廊空间充满由强烈黄色光线构成的装置。黄色,作为波兰绘画史上的稀有色彩,在此获得隐喻意义:”黄色及其各种色调是光的颜色。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渗透灵魂的光。耶路撒冷是三个一神教的圣城” [7]。该装置提出了关于信仰的本质、神的统一及宗教分裂的深刻问题,展示了颜色如何成为神学与哲学思考的载体。

纵观Tarasewicz的全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自满的断然拒绝。他本可以轻易地利用一种易于识别的审美模式,生产无数变体的彩色条纹作品,以满足贪婪的市场。但他不断突破其实践的界限,不仅质疑绘画的传统,也挑战作品、空间与观众之间关系的惯例。

自1996年以来,作为华沙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将这种严谨试验的伦理传递给新一代。他对波兰艺术界的影响重大,不仅体现在个人作品中,也体现在他作为导师和倡导严谨艺术理念的角色中。

他获得的多项殊荣,包括波利提卡护照奖(2000年)、扬·西比斯奖(2000年)、因文化贡献而授予的格洛里亚艺术银质奖章(2005年)、波兰复兴骑士勋章(2011年)、比亚韦斯托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2年),都证明了他在机构层面对其重要性的认可。但真正重要的是他的艺术对直接体验者产生的影响。

因为塔拉谢维奇的艺术首先是一种体验。它不是那种”小故事式的体验”,比如”我看过一次塔拉谢维奇的展览”,而是一种与颜色作为生命物质的身体的、感官的、几乎是肉体的相遇。当他用多彩的方块覆盖卢布林圣三一教堂的地板时,这不仅仅是一种审美干预,而是我们与神圣空间关系的彻底转变。

塔拉谢维奇提醒我们,绘画并非”仅仅是画笔和颜料。这是一种彩色元素,我们用它来创造幻觉。过去如此,现在亦然”[8]。这种把绘画看作超越潮流和运动的千年幻觉实践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他的艺术视野。

使利昂·塔拉谢维奇成为当代艺术中如此重要人物的是他在一个被肤浅新奇所困扰的艺术世界中,保持极具连贯性的绘画实践的能力。他证明,真正的创新不是随着潮流从一种媒介跳跃到另一种,而是不断探索个人视觉语言的可能性。

在一个文化景观日益被短暂性和壮观主导的时代,塔拉谢维奇倡导一种艺术观,即对物质、空间和感知的长期投入。他那充满活力的色彩领域仍然以挑战时间的强度跳动,提醒我们绘画远非过去的遗迹,仍然可以成为变革性审美体验的场所。

所以,下次遇到塔拉谢维奇的作品时,不要漫不经心地看一眼就转向下一件。花时间完全沉浸其中,让颜色充满你的视野,感受其图案节奏在你内心共振。


  1. Culture.pl,《Leon Tarasewicz》,艺术家简介
  2. InGart.pl,《Leon Tarasewicz》
  3. Culture.pl,前引书。
  4. Labiennale.art.pl,”To Paint”,2001年,展览策展人:Aneta Prasał-Wiśniewska。
  5. Culture.pl,前引。
  6. Culture.pl,前引。
  7. Culture.pl,前引。
  8. Culture.pl,前引。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Leon TARASEWICZ (1957)
名字: Leon
姓氏: TARASEWICZ
性别: 男
国籍:

  • 波兰

年龄: 68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