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姜明姬:对时间的彻底服从

发布时间: 6 三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32 分钟

姜明姬的画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罕见的体验:凝聚的时间和持续的专注。在一个充斥着瞬间影像的世界中,她的作品充满宁静的喜悦,庆祝生命的各种细微差别。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艺术不是比赛。艺术不是短跑。艺术绝不是那种疯狂的假面舞会,在那儿画廊老板甚至在油画还未干时就向你推销最新的潮流现象。亲爱的朋友们,艺术可以是三十年时间凝聚于一幅画布上的穿越,正如姜明姬在她的杰作《山茶花的时光》中所做的那样。

是的,你没听错。三十年,漫长的三十年。请原谅我,但这个数字值得强调。在一个你的注意力被营销专业人士用毫秒衡量的世界里,在你喜爱的艺术家像机器般生产以满足你永无止境的新奇胃口的时代,姜明姬在一件作品上用了三十年。你知道吗?这位非凡的女性,1947年出生于韩国大邱,简单地说:”我服从时间”[1]。不是”我操纵时间”,也不是”我掌控时间”,而是”我服从时间”。面对这被我们所有人浪费得仿佛无限的资源,这是多么谦逊!

这种对时间的关系让人想起亨利·柏格森的哲学,他认为经历的时间,即”持续”,在质量上与我们钟表所测量的时间不同。柏格森谈论的是一种有机展开的时间,随着我们的内心感知而伸展和收缩[2]。姜明姬在她的艺术实践中字面地体现了柏格森的这一理念。当她说:”我让我的手成为时间之手”[3],她表达了对这种有机时间流的自愿服从,即柏格森所描述的持续,超越了任何外在测量。

姜明姬的绘画正是我们这个痴迷于即时性的时代的对立面。她挑战我们无法抑制的对即时结果的需求。她的画作《山茶花的时光》始于1980年代巴黎第19区,曾被搁置十年,2007年在韩国济州岛得以恢复,直到2017年才完成。正如柏格森在《创造进化》中所说,”我们越深入探究时间的本质,就越明白持续意味着发明,形式的创造,绝对新事物的不断展开”[4]。姜明姬的每一次笔触都嵌入了这种创造性持续,这种生活的时间,与物理学家所说的抽象时间截然不同。

这位法国哲学家教会我们区分空间性、可量化、可分单位的时间与意识的时间, , 定性的,不可分割的时间。姜明姬似乎完全处于后者中。”我真的无法解释”,她谈及她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只是感觉这幅画必须这样完成。我信赖时机,去把握为我作画不同部分的正确时刻,直到完成”[5]。这种创作方式完美地反映了柏格森所称的直觉,这是一种”以持续思考”,而非以可分析的空间思考的方法。

这种方法中有一种极为激进的东西,尤其是在当今。 当当代艺术世界由艺术博览会、双年展、拍卖会以及短暂的潮流节奏所主导时,Kang Myonghi 脱离了这些时间节奏。 她不受你们的商业周期或短暂时尚的影响。 她运作在一种属于她自己的时间性中,一种作品可以历经三十年成熟的时间性。

但不要误会:Kang Myonghi 并非隐居者。 她早在1986年就在巴黎乔治·蓬皮杜中心展出,1989年在首尔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2011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 她的作品在一群内行人中闻名且备受尊敬,正如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所强调的,他将她描述为”只有内行人知道的珍宝” [6]。你会问,是什么让像 Kang Myonghi 这样的艺术家依然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意识中?答案很简单:像德·维尔潘家族这样的画廊经营者,这些在我们的艺术商业生态系统中日益稀缺的珍稀物种。

父子搭档多米尼克和亚瑟以一种让我联想到英雄时代的热情,在他们位于香港的画廊内捍卫 Kang Myonghi 的作品,那时 Dina Vierny 不顾一切支持她的俄罗斯艺术家,或者当 Jeanne Bucher 画廊的贾格尔家族用他们所有的资源和声誉支持尼古拉·德·斯塔尔或玛丽亚·海伦娜·维耶拉·达席尔瓦。 这种对艺术家的近乎修道般的奉献,不是对趋势,不是对市场,而是对独特视角的奉献,是我们当代艺术丛林中正在消失的物种。 看到多米尼克成功地将这神圣的火焰传递给他的儿子亚瑟,而亚瑟在香港以令人惊叹的诚信延续着这份艺术使命,这令人振奋。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似乎都可出售的艺术世界里,甚至信念都能被出售时,这些守护者提醒我们,画廊经营者这份职业是严肃的,尤其是宝贵的。 是的,尽管如此,对于艺术家来说,未来依然有希望。

现在来谈谈作品本身。 Kang Myonghi 对时间的关系让人联想到柏格森,而她的美学方法则与赛·托姆布雷的视觉诗歌产生共鸣。这种联系并非偶然:像托姆布雷一样,Kang Myonghi 也是诗人,她的两种媒介让她能够”捕捉她周围的世界,通过形而上学的表现形式重构其地图” [7]

Kang Myonghi 的画作以鲜艳的色彩爆发和富有氛围感的构图,令人想起托姆布雷如何融合文本和绘画元素,创作出介于书写与绘画之间的作品。 艺术评论家兼诗人罗兰·巴特曾写道,托姆布雷的作品就像”书写从其工具基础上升起、脱离”的[8]。 同样,Kang Myonghi 的画作仿佛从纸页上升起的诗篇,成为情感的风景,灵魂的地图。

康明熙的艺术实践与特温布利的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诗人兼评论家阿兰·朱弗罗,曾经认识并支持康明熙,也完全可以在谈论韩国女艺术家时提到特温布利所描述的那种”对真理、光明与和谐的追求”[9]。两位艺术家将对世界的体验转化为挑战严格分类的视觉痕迹。这是抽象的吗?是具象的吗?面对那些以其即时存在感及调用情感和记忆能力而突出自身的作品,这些问题已失去意义。

当康明熙断然宣称”我从未画过抽象画”[10]时,她与特温布利在拒绝简化标签上不谋而合。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乍看非具象,却扎根于真实世界,源自对环境的生活体验。正如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谈到康明熙时所说:”她观察世界和自然的方式非常有趣,无论是戈壁沙漠还是附近的花园,时间都被赋予了重要性。她会在一天中不同时间观察同一景色,然后尝试绘画并捕捉所有这些不同时间的总和”[11]

这种方法呼应了特温布利从地中海风景、古典神话和诗歌中汲取灵感的方式,她们创作的作品并非字面再现,而是感官和情感的唤起。两位艺术家向我们展示,最强大的艺术不是模仿或阐释,而是体现,是使体验得以生动呈现。

理解康明熙的作品,诗意的维度至关重要。诗歌,正如明熙的绘画,提炼经验,萃取精华。她的画作从不呈现特定场景,而是”视野、记忆与感觉的混合体”[12]。正如她所说:”从醒来到开始工作,每一个时刻都是绘画的一部分。回想十年前,比如看着茶花的记忆,也会被融入其中”[13]

这种整体性使每幅画作成为一个微观宇宙,一个时间凝结为色彩与形状的独立世界。”我用不了具象的方式来表达我所绘的内容,”她说。”而是观察的积累,尝试去捕捉天空的全貌,而不仅仅是某朵茶花或某块岩石”[14]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她的作品能深深打动那些愿意花时间细细品味的人。在这个充斥着瞬间且易于丢弃的图像的世界里,明熙的画作提供了一种罕见的体验:时间的凝结、持续的关注、真实的存在。它们邀请我们放慢脚步,观察,完全存在。

这或许也是康明熙能够相对远离艺术市场,却在学术和艺术圈中保持深厚尊重的原因。她从未寻求认可或商业成功。她的创作始终由内心的必要性驱动,通过与时间和自然的亲密对话引领。

我特别被她创作过程的强度所震撼。她坦言:”我只是简单地看着这些画,感觉它们还没有完成。这甚至有时让我难以入睡。” “它们总是在移动和进展,有时我从未觉得它们完成了。有时,我希望能喝一杯酒,忘掉这一切,但这是不可能的。我总是需要尝试解决每天出现在我眼前的小问题” [15]

然后,就像魔法一样,她签名的冲动, , 也就是完成一幅画的冲动, , “像一道闪电”般袭击她,她说。”这不是我计划好的,也不是我理性知道的事。这是自发的” [16]。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质疑和创作后的这个决断时刻,必定是无比解脱的。

姜明姬是一位在韩国和法国两个世界间生活的艺术家,但她找到了自己的普遍语言。她的作品超越了文化和语言的界限,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与时间、自然和自我的关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当美似乎时常被暴力和破坏所掩盖时,她的画作充满了宁静的喜悦,庆祝生命的所有细微变化。

他们在香港共同创立画廊的阿图尔·德维尔潘完美地描述了这种独特的品质:”对我来说,她是亚洲的琼·米切尔。除了日本的草间弥生,那个年代没有其他女性拥有这样的历史认可” [17]。将姜明姬与琼·米切尔相比非常贴切。像米切尔一样,姜明姬创造了情感的风景,不捕捉自然的外在表象,而是其对人类灵魂的内在影响。

此外,两位艺术家都具备将生活经历, , 包括考验和痛苦, , 转化为令人震撼之美的能力。阿图尔·德维尔潘表示:”在她的作品中,我看到挣扎和痛苦,但我也看到美丽,我看到相信希望的决心” [18]。这种从经验到美的炼金术转化,也许是艺术最高的功能。

所以,下次当你匆匆奔波于各个艺术展之间,把作品当做快餐一般消费时,请记住姜明姬,她那平和的固执,她对艺术的绝对奉献。请记住,她的一幅画包含了三十年的生命、观察和质疑。请记住,最深刻的艺术并不总是声音最大或最显眼的。

也许,仅仅也许,你也会学会”服从时间”,放慢脚步,观察,充分生活。因为如果姜明姬的艺术教会我们什么,那就是:真正的美不在于匆忙,而在于耐心的关注,积极的观照,与我们周围世界的默默共鸣。


  1. Holland,Oscar。”‘我服从时间’:这位艺术家花了三十年时间完成一幅画”,CNN风格,2021年10月21日。
  2. Bergson,Henri。”意识的直接资料论”,Félix Alcan,1889年。
  3. Holland,Oscar。”‘我服从时间’:这位艺术家花了三十年时间完成一幅画”,CNN风格,2021年10月21日。
  4. Bergson,Henri。”创造性进化”,Félix Alcan,1907年。
  5. “韩国艺术家姜明姬的诗意画作是对自然世界的回忆”,
    Artnet Gallery Network,2021年5月24日。
  6. “姜明姬”,Kwai Fung Hin在kwaifunghin.com,2025年3月3日访问。
  7. “姜明姬”,Villepin Art在villepinart.com,2025年3月1日访问。
  8. 巴特,罗兰。”赛·托姆布利:纸上作品”,摘自《形式的责任》,Hill and Wang,1985年。
  9. “Myonghi Kang:安魂曲”, villepinart.com,访问日期2025年3月1日。
  10. “Myonghi Kang 关于自然、绘画与透视”, Kaitlyn Lai 为 Vogue 香港撰稿,2024年4月23日。
  11. 同上。
  12. Holland, Oscar。《我服从时间:这位艺术家花费三十年完成一幅画》,CNN 生活,2021年10月21日。
  13. 同上。
  14. 同上。
  15. 同上。
  16. 同上。
  17. “Myonghi Kang 的艺术在 Villepin 展览上终于获得认可”,Yim Seung Hye 为 Korea JoongAng Daily 撰稿,2023年11月8日。
  18. 同上。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KANG Myonghi (1947)
名字: Myonghi
姓氏: KANG
其他姓名:

  • 강명희 (韩文)

性别: 女
国籍:

  • 韩国

年龄: 78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