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威廉·蒙克:不可见世界的渡者

发布时间: 23 一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7 分钟

在他的大幅画作中,威廉·蒙克似乎吸收了60年代迷幻精神的全部精华,将我们推入一个现实如同糖在过热英式红茶中溶解般崩解的宇宙。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 现在是谈论威廉·蒙克的时候了,他于1977年出生于英国金斯顿阿庞泰姆斯。这是一位坚决拒绝被我们当代艺术小世界舒适框架束缚的艺术家,他更愿意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模糊水域中航行,带着一种会让罗斯科脸红的无礼。

在他那些似乎吸收了60年代全部迷幻精华的大幅画作中,蒙克把我们带入一个现实如同溶于过热英式红茶中的糖一般解体的宇宙。他的作品,尤其是”The Ferryman”(2019-2022)系列,使我们面对关于通行的视觉沉思, , 不是关于时间的流逝,而是关于世界之间、意识状态之间的转换。这些像恩人幽灵般从色彩斑斓的风景中出现的神秘人物,不禁让人联想到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 概念,即那个永远处于与环境对话状态、试图理解自我存在位置的”在那里存在”。

他的风景画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特性:它们似乎不存在于任何具体地点,却又异常熟悉。这正是蒙克的天才所在:他让我们接受不可能为显而易见。他那些不确定的地平线、燃烧着不可能颜色的天空,全部让人联想到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其中感知不是外部世界的被动接受,而是感知主体与被感知对象之间的一场复杂舞蹈。当蒙克在其”Smoke Ring Mountain”系列中描绘一座山时,令我们感兴趣的不是山本身,而是我们感知、感受和体验它的方式。

蒙克最有趣的是,他创作的作品如同视觉咒语。看看他”Nova”(2021-2022)系列的圆形画作:这些看似内在能量脉动的圆圈真正地催眠了我们,迫使我们放慢习惯于社交网络狂热滚动的目光。这些作品是一种对在一个奔向灭亡世界中的缓慢的沉思。

但在这表面上的简单之下隐藏着一种恶魔般的复杂。蒙克像猫玩线团一样玩弄我们的感知,逐步解开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常规理解的线头。他的绘画是通往意识其他维度的门户和阈限。此时亨利·柏格森的哲学派上用场,特别是他的”纯持续”(durée pure) 概念,即那种逃脱任何数学度量的主观时间体验。在蒙克的作品中,时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吸引我们向内的螺旋。

蒙克在用色上的方式深具颠覆性。他的调色盘既诱人又令人不安,似乎在试图让我们对自己的感知感到不适。淡粉色与电蓝色相邻,土橘色与深紫色对话,打造出一种在视网膜和大脑皮层之间某处共鸣的色彩震动。这正是柏格森所称的”意识的即时给予”,即我们理性精神开始分类和标签之前的纯粹体验。

他系列作品《摆渡人》特别揭示了这种方法。这些矗立在构图中心的神秘人物不仅仅是简单的轮廓,而是质疑我们与他者关系的存在。他们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宛如善意的幽灵,引导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身的存在。可以把它看作是海德格所谓的”对于死亡的存在”的完美诠释,即对我们有限性的敏锐意识,这种意识悖论地赋予了生命意义。

Monk的装置艺术和他的单幅画作同样重要。他在空间中布置作品的方式将画廊转变成真正的共鸣室,每幅画彼此对话,创造出超越部分之和的视觉交响乐。这在2024年上海龙美术馆的展览《引路人》中尤其明显,他悬挂的圆形画作创造出一种空间编排,令我们重新思考与重力本身的关系。

Monk令人赞叹之处在于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保持艺术一致性。他的系列作品像是在同一主题上的音乐变奏,每一次新作都为整体增添了新的细微差别和深度。就如同每幅画都是更广阔乐谱中的一个音符,这乐谱探索了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边界。

Monk处理画布表面的方式同样耐人寻味。他的笔触时而如抚摸般细腻,时而如耳光般有力,创造出邀请观者在其曲折中迷失的质感。在这些细节中,体现了他对感知本质的深刻思考。正如默洛-庞蒂强调的,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不仅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与环境之间的主动且持续互动。

Monk的风景并非现存地点的再现,而是在画布上物化的心境。以他的系列《烟圈山》为例,那些似乎在空气中消散的朦胧山峦,不仅仅是山,而是我们自身超越追求的隐喻。仿佛艺术家邀请我们攀登这些想象的高峰,达到更高的意识境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音乐和电影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但Monk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用。他将这些影响转化为既深刻个性化又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他的构图常有音乐谱的节奏结构,带有重复、变奏、高潮和停顿。这种视觉上的音乐性赋予了作品催眠般的力量。

光也在他的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像他那圆形阳光般明亮,还是像暮色风景中那样柔和,光总似乎从画布内部散发,而非从外部照射。仿佛Monk找到了绘画光的方式,光不再是物理现象,而是意识的显现。

让Monk的作品在当今如此贴切的原因在于,他在一个极度缺乏沉思空间的世界中创造了这样一种空间。他的作品迫使我们放慢脚步,真正地观察,投入一种积极的冥想方式,这既是一种挑战也带来奖励。在这个痴迷于速度和瞬时性的时代,Monk提醒我们,某些真理只有花时间去寻找的人才能发现。

他的艺术是内心探索的邀请,是对现实并非总是表面所见的提醒。通过他的画作,Monk引导我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也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体验。这难道不是艺术家能扮演的最崇高角色吗?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完全理解了William Monk,那你其实什么都没理解。他的作品不断挑战我们的确定性,不断邀请我们质疑对艺术和感知的预设。在一个经常受制于自身常规的艺术世界中,Monk依然是一只自由的电子,是可见与不可见、已知与未知边界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正是这点使他成为他这一代最具启发性的艺术家之一。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William MONK (1977)
名字: William
姓氏: MONK
性别: 男
国籍:

  • 英国

年龄: 48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