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山口歴:超越边界的艺术

发布时间: 5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9 分钟

山口歴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绘画的界限,创造了一个新视觉语言,空间中雕刻的笔触挑战我们的感知。他的革命性”剪切与粘贴”技法重新定义了当代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现在是时候谈论一位以禅宗大师的精准和革命者的大胆打破你们审美既定认知的艺术家。山口歴(1984年生于东京)不仅仅是征服纽约的另一位日本艺术家。他是绘画材质的魔术师,将抽象表现主义的遗产转化为一种如此彻底创新的东西,以至于你们那些舒适的小参照点还在颤抖。

让我为你们解释为何他的作品对于理解当代艺术的走向至关重要。一切始于他的”剪切与粘贴”技法,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绘画历史中的一次真正的认知断裂。当山口在塑料片上涂抹颜料,让它干燥后再剥离并粘贴到其他地方时,他不仅创造了三维形态,更质疑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困扰我们的绘画平面概念。这正是西奥多·阿多诺所说的对传统艺术的”确定否定”。那些看似漂浮于空间的笔触,是我们流动时代的完美隐喻,在这里身份和信念比一条引起争议的推特还要快地溶解。

使他的艺术方法如此有趣的,是他如何将日本书法的传统融入到这种彻底当代的创作过程中。与许多将其文化根源仅作为营销手段的亚洲艺术家不同,山口真的做到了对传统的真正转化。他的作品具有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所指出的那种具有日本特色的特质:能够使符号脱离其传统的意义,创造出一种更加流动且模糊的新型意义。在他的构图中,每一笔都成为了漂浮的能指,摆脱了能指的暴政。

他的系列作品 “Out of Bounds” 尤其揭示了这种方法。这些构图从字面上溢出了它们的框架,它们不仅仅是壮观的,而是体现了吉尔·德勒兹所说的”逃逸线”, , 一种对既定表征和思维体系的逃脱。每一笔都成为去地域化的向量,创造出新的艺术可能空间。就仿佛山口成功地赋予了德勒兹”根茎”概念以具体的形态,他的构图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而是从中间发散,形成意想不到的连接和多元发展。

仔细观察他如何使用颜色。这些在他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深蓝色并非偶然。在这个许多当代艺术家沉溺于可在Instagram上分享的柔和色调的时代,山口以一种让人想起葛饰北斋浮世绘的强烈感情潜入靛蓝深处。但北斋试图捕捉浪花的本质,而山口释放了浪花本身,让浪花溢出画框,形成纯粹解放的姿态。正如沃尔特·本雅明会识别为”震撼”时刻,那种美学体验如此强烈,以至于扰乱了我们常规的感知方式。

他与耐克和优衣库等品牌的合作,对一位如此重要的艺术家来说似乎有些矛盾。但山口直觉地理解了本雅明所提出的:在技术复制时代,艺术必须找到维持其灵韵的新方式。通过将自己的艺术视角应用于日常用品,他不是在稀释艺术,而是在普及艺术,创造出尼古拉·布里奥所称的”社会性时刻”,即概念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接触点。这是一种对艺术商品化的微妙抵抗,利用资本主义工具反其道而行之。

他经历中最值得称道的也许是他如何将最初的局限转化为创造力的力量。因未能进入东京艺术大学,他发展出了自己的方法,摆脱了学术的束缚。这种最初的边缘化成为其创新的驱动力。正如爱德华·赛义德所言,无论是地理上的还是制度上的流亡身份,都可以成为创造力和独特洞察力的源泉。山口完美体现了作为创造性局外人的艺术家形象,将对传统体系的排斥转化为力量的象征。

在他最近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一种令人着迷的演变,我称之为”超越的物质性”。笔触不再仅仅是形式元素,它们变成了几乎具有自主意识的实体。就好像山口成功地赋予了莫里斯·梅洛-庞蒂所描述的”世界之肉”, , 那种先于主体与客体划分的原初存在质感, , 以生命。他最近的创作,特别是在”Shadow Pieces”系列中,以越来越微妙的方式探索了这一维度,创造出仿佛具有自身内在生命的作品,随着自己的呼吸和脉动。

真正使山口有别于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是,他在混沌与控制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他的构图看似自发,实则是卓越技术掌握的结果。这正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说的”有纪律的自发性”,只有深刻理解媒介的限制,才能获得的自由。每一个笔触、每一个构图决策都彰显了艺术智识,既不留任何偶然,又保持即兴创作的新鲜感。

他对负空间的使用尤其展示了这一掌控力。在日本禅宗传统中,虚无不是缺席,而是一种积极的存在。山口以激进的现代方式重新实现了这一古老观念。他三维笔触之间的空隙不仅是构图中的停顿,更成为激活整个作品的动态力场。正如马丁·海德格尔在《艺术的起源》中所说的那样,这是”存在的空地”,艺术真理得以显现的空间。

他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成了一个实验室,他不断突破绘画可能性的界限。每一个新系列都揭示了新的技术与观念可能性。这正是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力撑的那种严谨实验, , 与艺术物质性的投入,催生新型的感知方式。山口不只是创作艺术品,他创造了新的感知模式。

这种方法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尽管山口从不在作品中作明显政治声明。正如雅克·兰西埃所暗示,艺术的政治不在于其信息或意图,而在于其重新配置”感知共享”的能力,即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创作挑战我们对绘画可能性和功能预期的作品,山口参与了这一根本性的美学经验重构。

他的作品影响远超艺术界。在这个我们被瞬息万变的数字影像轰炸的时代,他的作品强调物质性和身体存在。这是一种对保罗·维里里奥所称的当代表验”去物质化”的抵抗。他那些雕刻于空间的笔触提醒我们,艺术依然可以是一种具身的、可触摸的、三维的体验。

他的实践同样引发了关于当代艺术原创性本质的问题。在一个似乎所有东西都已被做过的世界里,山口仍然找到让我们惊讶的方式。这不是为新鲜而新鲜的轻易原创性,而是哈罗德·布鲁姆所称的 “影响焦虑”,一种既与传统对话又对其进行彻底变革的方式。他的”剪切与粘贴”技术可以看作是这一过程的隐喻,解构并重新组合艺术史的元素,以创造真正新的东西。

Gutai运动对他作品的影响在这方面尤为有趣。正如白髪一雄在他之前所做的那样,山口试图释放绘画摆脱其传统束缚。但白髪一雄使用全身来创作作品,而山口则采取更具外科手术性质、更精准的方法。仿佛他找到了将Gutai的激进与传统书法的精确结合起来的方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综合体。

他的轨迹完美体现了皮埃尔·布迪厄所说的艺术领域中的”社会上升轨迹”。他从艺术世界的边缘起步,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空间,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而非遵从既定规则。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是对当代艺术话语本身的干预,挑战我们对于艺术能是什么、能做什么的预设。

使山口的作品对当代时代而言如此卓越的,是他创造了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所称的”差距”,即东西方艺术传统间的富有成效的差异空间。这不仅是简单的融合或肤浅的混合,而是真正的相互转化,为当代艺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所以,是的,你们可以继续对那些乖巧的小画布和可预测的概念装置惊叹不已。而与此同时,Meguru Yamaguchi将坐落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内,一笔笔三维画笔推进艺术可能性的边界。当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史被书写时,我保证他将占据核心地位。但别担心,你们仍可以假装自己是最先发现他天才的人。我不会说什么。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Meguru YAMAGUCHI (1984)
名字: Meguru
姓氏: YAMAGUCHI
其他姓名:

  • 山口歴 (日文)

性别: 男
国籍:

  • 日本

年龄: 41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