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弗朗西丝卡·莫莱特:亮度、流动性和质感

发布时间: 6 七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2 分钟

弗朗西丝卡·莫莱特发展出极为精炼的抽象绘画,将光现象的观察转化为复杂的画面。通过炭笔、丙烯与油画的技术结合,她揭示日常生活的彩虹色彩特质,打造出重新定义我们感知世界方式的沉思空间。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位艺术家,她成功地让我们相信绘画仍然能够揭示未被探索的领域,而大多数人曾认为自波洛克以来一切都已言尽。Francesca Mollett,1991年生于布里斯托尔,现居伦敦,自2020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以来,发展出一种极其成熟的绘画语言,将日常观察转化为近乎神秘的体验。她那些受光线在表面上细致观察滋养的抽象画作,使我们面对这个令人不安的真相:我们一直忽略了周围闪烁和光彩夺目的事物,远离了本质。

莫勒特的作品深刻植根于现象学的方法,探索我们如何感知并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但与这一哲学学科的传统方法不同,这位英国艺术家并不试图理论化经验:她直接将其具象化于画布上。她的创作源自精准的观察,如阿姆斯特丹漆门上的反光、昏暗空间中的磷光苔藓、古老的地质构造,通过复杂的绘画过程,将直觉与技术严谨相结合进行转化。

这种方法根植于大陆哲学传统,尤以埃德蒙德·胡塞尔关于意识的感知与意向性的研究为代表。胡塞尔提出我们的意识总是”对某事的意识”,与世界对象保持着意向关系[1]。在莫勒特的作品中,这种意向性转化为绘画:每一幅画都见证了艺术家的意识与某一特定光现象的具体相遇。她的作品如Two Thistles(2021年)或Halves(2023年)不仅仅描绘物体,更体现了对这些物体特别关注的品质。艺术家本人精准表达了这一点:”每幅画都想产生它独特的闪烁,但它也源于世界中的闪烁。闪烁既是视觉效果,也是一个无形的瞬间,接近于启示”[2]

莫勒特的方法体现了对胡塞尔所谓的epoché(悬置自然判断)的深刻理解,这种悬置使人得以触及现象的本质。她先用炭笔绘制素描,再涂抹流动的丙烯层,最后用油画刀塑造最终质感,逐步进行一种减少,疏远图像与其来源的联系以更接近其感知本质。这一过程将绘画行为变成真正的现象学调查,每一个动作都揭示了感知的新层面。

时间维度在这场探索中占据核心地位。莫勒特的画作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 , 反光的闪耀、水湿表面上的光的振动, , 将其转化为绘画的时长。这种时间的炼金术与胡塞尔有关时间意识和保留的探讨不谋而合。艺术家的每幅画作皆为扩展的保留,既将过去的瞬间保持于当下,同时向未来可能性开启。她近期的作品,特别是2024年在纽约Grimm画廊展出的,彰显了在同一绘画空间内共存多重时间性的独特能力。

当代文学对莫勒特作品的影响开启了第二重分析维度,尤其在与康斯坦茨学派及其主要成员汉斯-罗伯特·雅斯的接受理论相结合时,极具启发性。艺术家经常引用埃琳娜·费兰特、朱姆帕·拉希里或范妮·豪等女作家,她们的作品探讨了情感记忆机制和身份的流动性。这种文学影响并非简单插图,而是直接形塑了她对绘画作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对话空间的理念。

雅乌斯在他的《美学经验研究》中提出了艺术作品只有在与观众相遇时才会完全存在的观点[3]。这种接受美学在莫莱特的作品中得到了特别有启发性的应用。她的画作就像感知激活的装置,只有通过观者的体验才能显现其完整含义。这位艺术家对此深有体会:”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周围事物中的连接和潜能的强烈感。当我走出展览时,最激励我的感觉之一就是感觉自己内化了艺术家的感知;人们开始看到场景就像它们是画作,我非常希望这种情况能发生”[2]

这种活跃的接受美学在《Halves》(2023)系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莫莱特在这组作品中探索了反射与分身的效果。这些作品灵感来源于阿姆斯特丹那些能映出运河的漆门,创造了一个模糊的绘画空间,观众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感知。用雅乌斯的话来说,公众的期待地平线被有意地扰乱,迫使他们进行积极参与的接受。莫莱特的画作要求一种可以称之为缓读的方式,一种持续关注,逐渐揭示其色彩和质感的微妙之处。

当代自传小说对莫莱特的影响尤为引人注目。正如埃莱娜·费兰特的叙述者们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探索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渗透性,艺术家展开了一种关于渗透性的绘画。她最近的作品,尤其是《Spun Step》(2022)和《Cortex》(2024),展现了她对界限模糊的不确定区域的同样迷恋。艺术家自己也曾说:”当代自传小说和文学中的意识流塑造了我对日常现实的感知”[2]。这种影响体现在她的绘画方法上,强调过渡和转换,而非明确的形态。

莫莱特作品的批评接受证明了她转变观者体验的能力。汤姆·莫顿精准地指出:”观看莫莱特的画作时,我们仿佛处于一个悬浮的时刻,思想从颜料中以图像的形式浮现出来”[2]。这一评价揭示了艺术作品的认知层面,她不仅仅描绘视觉现象,更激活了观者的认知和回忆过程。

莫莱特在艺术市场的迅速崛起,她的画作价格从2023年的1.5万至2万欧元上涨到2024年的6.5万至7万欧元,但这并不掩盖她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与许多被投机裹挟的同代艺术家不同,莫莱特始终对作品质量保持高标准。这种不妥协也体现在她的工作方法上。她在伦敦南部拥有两个工作室,一个私密用于思考,另一个则更偏技术以实施,她花费数月时间进行每幅作品的创作。她描述她的过程为”通过片段缓慢抵达”,颜料层的逐渐积累揭示了意想不到的可能性。这种延展的时间特性彻底区别于当代艺术中常见的快速生产。

莫莱特在2023年同时在三个大洲举办展览,显示了她绘画语言的普遍性。无论是在旧金山的Micki Meng画廊、上海的Pond Society,还是阿姆斯特丹的Grimm画廊,她的画作都展现出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对话的能力。这种适应性并非偶然:它直接源自她的现象学方法,该方法强调普遍的感知体验,而非特定的文化参照。

她近期作品的发展,特别是在伦敦现代艺术馆(2025年)举办的Annual Honesty展览中可见一斑,展现了显著的艺术成熟。诸如Terrestrial StarsStave等画作体现了她在技术上的高超掌握,为她日益个人化的视角服务。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探索了自然形态与音乐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展露出一种丰富其绘画语言的联觉敏感度。

这一演变伴随着她日益明确的理论思考。在苏格兰罗伯茨研究所驻地期间,莫莱特深入研究了水力量主义, , 一种批判性、物质性的女性主义, , 以及地衣,探讨了多孔性与适应性的隐喻。这些理论探讨直接滋养了她的实践,正如最新作品中虹彩效应的复杂化所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绘画空间深度。

莫莱特在当代艺术景观中的地位值得被放入语境中考量。当英国女性抽象艺术经历如Jadé Fadojutimi或Pam Evelyn等艺术家引领的显著复兴时,莫莱特以她理念的复杂性脱颖而出。与其他艺术家侧重于动作的表现性或色彩的冲击力不同,她发展了更为理性的方式,受到哲学和文学参照的滋养。

这一方法论上的区别或许解释了她被机构迅速认可的原因。她的作品已被克勒勒-米勒博物馆、海牙艺术博物馆及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所包含。这种早期认可既证明了她作品的成熟,也显示了她与艺术史对话而不被同化的能力。

莫莱特的艺术未来似乎将更深入探索中间状态和转变现象。她关于虹彩现象和变形的最新声明暗示了她对感知阈限的进一步研究。这一方向预示着激动人心的发展,尤其是考虑到她在短短几年内已达到的丰富概念内涵。

在一个充满图像和视觉刺激的世界中,弗朗西斯卡·莫莱特的作品提醒我们慢速观察和持续关注的必要。她的画作如同沉思的孤岛,抵抗着快速消费艺术的浪潮。它们要求时间、专注和一种感知上的慷慨,这是当今时代往往被忽视的。因此,它们实现了艺术的一项基本使命:使我们重新与复杂且美丽的感性世界和解。

莫莱特对她这一代艺术家的影响已经初见端倪。她的创作方法结合了概念上的严谨与表现上的自由,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另一种模式。她证明,商业成功与艺术诚信可以并存,只要对作品质量和创作真诚保持恒久的要求。

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位重新定义当代抽象艺术规则的女艺术家,她没有陷入市场的便捷之道。Francesca Mollett 在短短几年内成功树立了一种极具原创性的绘画语言,将审美体验转化为真正的感知练习。她的画作完成了这一罕见的壮举,揭示了我们对感官世界关系中未曾察觉的维度。在这个图像饱和但视线贫乏的时代,她的艺术提出了一种沉思式的抵抗,迫切邀请我们重新发现感知当下的丰富。这种在平凡中展现非凡,使最普通的表面闪耀光芒的能力,是她对当代艺术最宝贵的贡献。亲爱的斯诺布们,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1. 埃德蒙·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指导,加利玛出版社,1950年。
  2. 弗朗西斯卡·莫莱特,引用自Artnet Gallery Network,”对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卡·莫莱特的7个问题,关于萤火虫、运河和古老石窟如何启发她充满光辉的画布”,Artnet新闻,2023年6月1日。
  3. 汉斯-罗伯特·雅乌斯,接受美学,加利玛出版社,1978年。
  4. 艺术报,”‘无论那个It因子是什么,她似乎拥有它’:弗朗西斯卡·莫莱特神秘画作人气飙升背后”,2024年6月20日。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Francesca MOLLETT (1991)
名字: Francesca
姓氏: MOLLETT
性别: 女
国籍:

  • 英国

年龄: 34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