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杰夫·昆斯:闪耀虚无的胜利

发布时间: 17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1 分钟

杰夫·昆斯几乎以宗教般的狂热,将平凡转化为卓越。他那用抛光钢铁制成的巨大雕塑,如曾卖出5840万欧元的《气球狗》,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图腾,是我们自恋社会的完美镜像。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那些自以为对当代艺术了如指掌的势利小人。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杰夫·库恩斯(Jeff Koons,1955年出生),这位营销天才,后来变成了艺术家,或者说反过来也成立?

让我们从他作品的第一个特征说起:艺术的绝对商品化。库恩斯是沃霍尔的精神继承者,但更为愤世嫉俗,更加算计。作为华尔街的前交易员,他深刻理解盖 伊·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中,重要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它的呈现。还有比把俗气提升为艺术更好的呈现方式吗?

以”Balloon Dog”为例。这件用抛光不锈钢制成的巨大雕塑,售价高达5840万美元,不过是一只巨大的嘉年华气球而已。但这正是库恩斯的恶趣味天才所在:他将这一平凡物体转化为宏伟的艺术品,不仅仅是玩弄艺术的准则,而是完全颠覆它们。沃尔特·本雅明谈及艺术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光环,而库恩斯则围绕这些从未拥有过光环的物品创造了人造光环。

他的作品的第二个特征是对技术完美的执着追求。每件作品都以几乎工业化的精度在他的工作室中制作,那里有数十名助手如现代抄写僧一般工作。这种对完美的追求让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坊,但当时的维罗基奥培养他的学徒成为大师(问问达·芬奇吧),库恩斯则将他的助手变成执行他视而不见的构想的普通工人。

以”Rabbit”(1986年)为例,2019年以911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是活着艺术家作品的绝对纪录,略高于大卫·霍克尼的油画作品《艺术家的肖像(带两个人物的泳池)》。这件不锈钢雕塑复制了一个廉价充气兔子,成为库恩斯艺术的象征。为什么?因为它完美体现了罗兰·巴特所称的”现代神话学”:一个日常物品被转化为偶像,原本的意义被抽空,成为纯粹的符号。库恩斯的兔子不再是儿童玩具,而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图腾。

这种将平凡转化为非凡的炼金术引出了其作品的第三个特征:他与流行文化的复杂关系。与他之前的波普艺术家利用大众文化作为批判的原材料(想想罗伊·利希滕斯坦)不同,库恩斯毫无明显的批判距离地拥抱它。他不揭露消费社会,而是以几乎宗教般的热情颂扬它。

他的”Banality”系列特别显现这一点。当他创作”Michael Jackson and Bubbles”(1988年)时,这是一件金瓷雕塑,表现流行明星和他的猩猩,它不仅仅是对文化偶像的记录,更积极地参与了神话化进程。正如让·鲍德里亚所称的”拟像”:一份没有原型的复制品,一种比原物更真实的表现。

库恩斯对材料的选择绝非偶然。他最著名的雕塑采用抛光不锈钢打造出镜面效果,强迫观众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映像。这种自恋的互动经过精心计算:在一个痴迷自我形象的社会中,有什么比一件作品字面上反映我们自己影像更有诱惑力的呢?

他的”Celebration”系列始于1994年,将这一逻辑推向极致。无论是”Balloon Dog”、”Hanging Heart”还是”Diamond”,这些宏伟的雕塑作品都是为我们的Instagram和自拍时代量身定制的欲望之物。它们既即刻辨识度极高,又足够壮观,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产生源源不断的照片流。这正是盖·德波在其著作《景观社会》中未曾预见的:艺术不仅成为景观,而是无穷无尽的次级景观的制造者。

但也许正是在他的系列作品《古代》里,Koons最能展现他那扭曲的天才。通过将古典作品的复制品与当代物品并置,他不仅仅是在玩弄艺术史,而是在吞噬它。当他把一个蓝色的反光球放在《贝尔维迪尔躯干》的完美复制品上时,他没有向古代致敬,而是将其转变为了他自己表演的配件。

Koons的矛盾在于他既完全真诚又深刻地玩世不恭。当他说通过他的艺术想要”消除罪恶感和羞耻感”时,我们可以相信他。但这项表面上高尚的使命掩盖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现实:通过消除所有批判的距离感,把艺术转变成纯粹的娱乐,他积极参与了摧毁艺术体验特性的过程。

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但不同于Marcel Duchamp利用现成品质疑艺术本质,Koons运用日常物品创造了消费社会的偶像。正如Theodor Adorno所说,这是文化工业的完美体现。

他作品《郁金香花束》引发的争议, , 作为2015年恐怖袭击受害者的法国致敬礼物, , 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的矛盾。这只巨大的手握着彩色的气球郁金香,原本意在呼应自由女神像,却被批评为一种玩世不恭的自我宣传手段。但这不正是Koons自其职业生涯开始以来所做的吗?将悲剧转化为表演,将哀悼变成娱乐?

他最新的项目《Jeff Koons: Moon Phases》计划将125座迷你雕塑送上月球,将这一逻辑推向了宇宙的极致。Koons不仅要征服地球艺术市场,他的目标直接指向星辰。或许这正是Friedrich Nietzsche所称的权力意志被推向极端荒谬的表现。

真正的问题或许不是Koons是否是伟大的艺术家,而是要理解他的成功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什么。在一个价值越来越脱离现实、形象胜过实质、表演成为唯一现实的世界里,Koons不仅是艺术家,更是一个症状。

他的作品非常适合一个艺术成为金融资产,博物馆竞相用”适合Instagram”的作品吸引观众,文化与娱乐的界限完全消弭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Koons也许是我们时代最诚实的艺术家:他不假装超越系统,而是完美地体现了它。

说到底,Koons通过他那些巨大的充气兔子、巨型气球狗和光滑如塑料的维纳斯告诉我们什么?他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后现代世界,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真实与伪造、深刻与肤浅之间的区别已毫无意义。也许这才是最令人不安的:不是Koons是个骗子,而是他是我们时代的完美镜像。

正如Jean-François Lyotard所言,我们已进入”后现代状态”,那些赋予艺术意义的大叙事已经崩溃。Koons并没有讲述新的故事,他庆祝的是这种故事的缺失。他的作品除了自身的表演之外毫无意义,正是这使得它们如此完美地符合当代。

总之,杰夫·库恩斯既不是天才,也不是骗子,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完美艺术家,他明白在一个一切都是商品的世界里,最好策略是拥抱这一状况,而不是抗拒它。他的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镜子,从字面和比喻意义上看,我们这个自恋的社会既着迷又恐惧地凝视着自己的倒影。

而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高高在上地俯视他的作品,同时在它们面前自拍,不正是他一直渴望的完美观众吗?一些自以为是批评家的图像消费者,却也参与着这场表演?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欢迎来到当代艺术的超真实世界。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Jeff KOONS (1955)
名字: Jeff
姓氏: KOONS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70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