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路易丝·乔凡内利,神圣表面的魔法师

发布时间: 13 一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6 分钟

路易丝·乔凡内利将流行文化瞬间转化为超越性的绘画体验。她那继承自佛兰芒大师的细致技巧,营造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间的永恒张力,每层油彩都是通向新感知维度的门槛。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当我谈论1993年出生于伦敦的路易丝·乔瓦内利时,她以一种震撼当代艺术小圈子的大胆手法重新定义了当代绘画的规范。这位英国艺术家毕业于曼彻斯特艺术学院和法兰克福著名的斯特德尔学院,师从艾米·西尔曼,她不仅仅是在绘画,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视觉神圣感,超越了流行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传统界限。

她的绘画技巧堪称真正的壮举,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继承自弗拉芒大师如扬·凡·艾克和罗吉尔·范德韦登的传统,她采用了精细叠加超高颜料含量的油画层的方法,创造出似乎从画布内部发散出的光芒。这种系统性的手法让人想起沃尔特·本杰明对艺术作品”灵韵”的观察。然而,在本杰明眼中,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之灵韵不可避免地消失,而乔瓦内利却达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她从我们视觉文化中过饱和的世俗图像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神圣形态。

她的系列画作”Orbiter”(2021)完美地展示了这种从世俗到神圣的转化。以玛丽亚·凯莉圣诞节目中闪光裙子上的一个简单细节为主题,她将可能被视为流行文化平凡一刻的场景转化为一种超越感官的视觉体验。画面的表层成为绘画物质性与光的非物质性之间激烈对抗的战场。这一方法呼应了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对摄影理论的探讨,他发展了punctum的概念。在乔瓦内利的作品中,每一笔刷都可能成为一个punctum,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制造出持续的张力,迫使观众放慢观看的脚步。

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帷幕图案值得深入观察。这些高达3米的庄重帷幔不仅仅是装饰元素或风格练习,而成为形而上学的门户、不同意识状态之间的阈限。在壮观的三联画”Prairie”(2022)中,绿虹色的帷幕被纯黄的光缝穿透,营造出一种明显的戏剧紧张感。她用帷幕作为生存寓言的方式,让人想到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对内外辩证关系的思考。乔瓦内利的帷幕不再是单纯的物体,而是现实与想象、世俗与超凡之间的过渡场所。

但乔瓦内利真正展现其颠覆力量的,是她对经典电影场景的处理。她对布莱恩·德帕尔玛电影《魔女嘉莉》中场景的再诠释超越了单纯的电影致敬。在《Altar》(2022)中,她捕捉到了血水落在西西·斯佩塞身上的关键瞬间,将其转化为一种异教的启示。画面的表层发出几乎幻觉般的强烈震动,营造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所称的”残存影像”。饱和的霓虹灯光和模糊效果创造出不真实的氛围,将这一恐怖场景转化为神秘启示的时刻。

这位艺术家在其系列《Surface to air》(2022)中对神圣与世俗的界限探索更进一步,画中延伸的双腿从一袭闪亮裙子的缝隙中探出头来。这些作品引用了古典建筑中的科林斯柱,勇敢地将神圣建筑与当代魅力并置。这种出人意料的对比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与流行文化偶像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中近乎宗教的地位。

Giovanelli 的技巧与她的主题选择一样引人注目。她通过一层层细薄的绘画创造出一种光学深度,让人联想到古代大师们的釉彩效果。但她利用这一传统技法创造了绝对现代的效果。例如,在她的酒杯画作中,她成功地制造了折射和扭曲的效果,将这些日常物品转化为冥想的载体。这些现代静物画让我们想起17世纪的虚荣画,同时又扎根于当代。

Giovanelli 作品在当今尤为相关的原因,在于她能够以令人惊讶的轻松游走于不同的文化层次。她既汲取艺术史,也汲取流行文化,创作出难以轻易分类的作品。她对神圣的处理并非怀旧或敬畏,而是探索和变革。她向我们展示,神圣并未从现代世界中消失,它只是转移到了新的领域。

她画作中光线的处理也特别有趣。她没有以传统方式描绘光,而是创造出似乎从画布内部发出的光效。这种方法让人联想到莫里斯·梅洛-庞蒂关于”可见之肉”的理论。她所获得的纹理不仅仅是表面的效果,而是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之肉的具象表现。

她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揭示与隐藏之间的持续张力,这让人联想到马丁·海德格尔的”揭示”概念。每一幅画都像是一种 aletheia,即同时揭示又隐藏的真理。这种辩证关系在她的特写肖像画中尤为明显,主体的身份在绘画材质中溶解,创造出雅克·德里达可能称之为的视觉上的”差异”。

她运用重复的方式同样意义重大。通过重复某些图案、窗帘、酒杯、面孔,她创造了吉尔·德勒兹所说的”重复中的差异”。每一个图案的迭代都带来细微的变化,丰富了我们对主题的理解。这种序列式的处理让人联想到克劳德·莫奈对鲁昂大教堂的”变奏”,但却带有明显的现代感。

Giovanelli 对纹理的处理尤其令人称奇。无论是亮片、玻璃、天鹅绒还是丝绸,她都能创造出既感性又具概念性的表面。这些纹理不仅被描绘出来,而是经过绘画过程得到了超越。在她的画作中,一块简单的天鹅绒帘子可以变得如同维罗妮卡的面纱一样神秘,如罗斯科的画作一样深邃难解。

她构图方式同样精彩。通过将特定细节从原始背景中抽离出来,她创造了罗兰·巴特所说的矛盾的”现实效果”。这些碎片成为独立的实体,产生它们自己的意义。这种去情境化的策略让人想起克雷格·欧文斯关于后现代寓言的理论,即碎片比整体更具意义。

路易丝·乔瓦内利为我们提供了对我们这个图像充斥的世界中再现本质的深刻思考。她将流行文化中的短暂瞬间转化为持久的绘画体验,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当代图像类型。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幻象社会的简单批判,而是大胆尝试从我们的视觉文化残骸中创造一种新的超越形式。

她的绘画提醒我们,当代艺术并不需要拒绝传统才能具有现实意义。相反,正是通过与艺术史的创造性对话,她才能创造出真正新的东西。她向我们展示,在21世纪,绘画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种简单的再现媒介。它必须成为一个炼金转换的场所,在这里,平凡变为非凡,俗世变为神圣。而这正是乔瓦内利成功之处:一次一笔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视角。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Louise GIOVANELLI (1993)
名字: Louise
姓氏: GIOVANELLI
性别: 女
国籍:

  • 英国

年龄: 32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