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阿莫科·博阿福:画家之指,雕塑家之魂

发布时间: 4 六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28 分钟

阿莫科·博阿福以手指直接绘画,革新了肖像艺术。这位加纳艺术家将黑身体的表现转变为美学与政治宣言。他在阿克拉与维也纳之间构建了新的绘画语言,挑战西方当代肖像的惯例。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这里有一位用手指绘画的人,他成功震撼了当代艺术市场那尘封的根基。托马斯·阿莫阿科·博阿福,1984年出生于阿克拉,不仅描绘黑色身体。他用油画塑造黑色身体,手指轻抚,让它们迸发出电流般的存在感,挑衅、呼唤、逼迫我们真正地去凝视。

在这个非洲当代艺术最终获得应有关注的时代,博阿福没有乘风破浪。他创造了自己的海啸。他那些巨幅肖像,这些活生生的画作以令人不安的强烈眼神注视着我们,不仅仅是对黑色之美的庆祝。这是一个视觉宣言,重新定义了当代肖像的规范,也质疑我们与他者的关系[1]

博阿福的技法绝非花招。当他放下画笔,用手指直接揉搓油画颜料,绘出钴蓝与焦黄的性感旋律,使模特的面容与身体栩栩如生时,他完成了一种深刻的政治性动作。这种触觉般、几近雕塑的手法,将绘画行为转化为爱抚,转化为对主体人性的身体认可。

博阿福出生于阿克拉的奥苏区,在那个艺术并不被视为可行职业的加纳长大。2008年他毕业于Ghanatta艺术与设计学院,成为那届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之后曾尝试成为半职业网球选手,2013年移居维也纳,进入美术学院深造。正是在这座帝国城市,他面对奥地利黑人的边缘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埃贡·席勒对博阿福作品的影响不可否认,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格借鉴。席勒探索的是20世纪初维也纳资产阶级的存在焦虑,而博阿福则借鉴了这一表现主义传统,宣示长期被西方艺术忽视的身体的尊严和美。他的自画像尤其挑战了黑人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以一种自我承担的脆弱感,让人想起这位奥地利大师那些痛苦的裸体作品。

亲密性的建筑

刚刚在伦敦加哥西安画廊结束的展览 “I Do Not Come to You by Chance”(2025年4月10日至5月24日)展示了博阿福实践的新维度。在与建筑师格伦·德罗什的合作下,艺术家重现了他童年在阿克拉家的院子,将画廊空间转变为沉浸式环境。这个装置并非乏味的风景,而是对加纳文化中群体和集体学习理念的建筑反思。

非洲传统建筑,特别是围绕中央院落的空间组织,遵循与西方个人主义截然不同的原则。在殖民及后殖民城市规划中,这些社区空间经常被忽视或为欧洲模式所摧毁。博阿福在伦敦最负盛名的画廊之一内重建这一院子,实施了一个强烈的象征性逆转。

这一举措是当代一些艺术家对博物馆空间和画廊权力场所的质询的一部分。但与1970年代批判体制的策略不同,博阿福不寻求谴责,而是提出、确立并强加他对社会空间的视角。庭院成为工作室的隐喻,是交流和知识传承的场所。

该装置的建筑与展出作品之间形成超越单纯舞台布景的对话。艺术家的自画像,尤其是《仙人掌自画像》(2024), , 这幅超过四米长、描绘他躺在被郁郁葱葱植物包围的床上的画作, , 在此情境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家庭的亲密空间显现为政治空间,是对身份标签的一种抗争领地。

多件作品中采用的花卉墙纸并非偶然。源自欧洲的图案唤起殖民历史及非洲与欧洲复杂的文化交流。博阿福不排斥它们,而是将其纳入自身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反映其跨国经历的视觉综合体。因此,建筑于博阿福而言既是一种政治语言,也是一种审美表达。他的空间,无论是加纳的工作室还是临时装置,都是对主导空间秩序的反提案,确立了抵抗当代艺术市场个人主义逻辑的共存模式。

他作品中的建筑维度在2022年于阿克拉启动的dot.ateliers项目中得到了最成熟的体现。该地不仅是艺术家驻留地,更由大卫·阿贾耶设计,成为西方文化基础设施的真正替代方案。通过在非洲创建一个自主的艺术生态系统,博阿福绕过了经过欧洲及美国首都的传统艺术合法化渠道。

凝视的社会学

博阿福的作品从根本上质疑了凝视的社会建构以及相互认知的机制。他的肖像不仅仅是黑人的个体再现,更是对当代社会中社会可见性形式的分析和解构。

社会学告诉我们,观看的行为从来不是中立的。它嵌入于权力关系、社会等级和价值体系中,这些决定了什么值得被看,以及如何被观看。博阿福的肖像作为颠覆这种社会凝视的装置,他的模特多来自个人圈子或非洲艺术界,他们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姿态注视着我们,颠覆了传统的视觉支配关系。

这一策略令人想起W.E.B. 杜波依斯关于美国黑人”双重意识”的分析,即同时从内部和主导群体视角看待自己的能力。博阿福将他的一个重要展览命名为”Soul of Black Folks”,直接致敬该社会学家[2],他将这种双重意识转化为创造力。特别是他的自画像,以极其敏锐的方式探索了亲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对博阿福作品的社会学分析还揭示了其表演性维度。通过主要描绘自信与威严姿态的黑人主题,艺术家不仅仅是记录社会现实,而是在制造、策划和呈现被否认或遮蔽的现实。这种表演性延续了从雅各布·劳伦斯到凯欣德·怀利的非裔美术传统,而博阿福赋予其独特的非洲视角。

社会阶层的问题在博阿福的作品中虽不张扬却始终存在。作为渔夫和厨师之子,出身贫寒,他经历过不稳定的生活,最终获得国际认可。这一经历体现在他选择模特和表现方式上。远离某些当代肖像画家偶尔炫目的光鲜,博阿福营造了一种超越阶层界限的自在优雅。

他刻画的艺术家朋友、家人以及他敬仰的人,构成了当代黑人民族创造性资产阶级的肖像画廊。然而,这一新兴文化精英从不被描绘得自满。优雅服饰、考究姿势、色彩斑斓的背景既是社会成功的象征,也是一层可能掩盖深层脆弱的面具。

博阿福作品的社会学维度最明显地体现在他的社区参与上。dot.ateliers不仅是艺术项目,更是真正的社会实验室。通过为加纳青年艺术家提供免费工作空间,组织作家和策展人的驻地项目,博阿福创造了一代非洲知识分子和创作者的成长空间。

这种方式与占据当代艺术市场的自由主义逻辑形成鲜明对抗。在西方体系强调个人竞争和符号资本积累时,博阿福提出了协作与社区的模型。这一理念也体现在他的艺术实践中,绘画成为对他人的认可和庆祝之举。

Boafo 的作品的社会学影响远远超出了艺术领域。通过确立黑人表现的新美学、创建替代性机构、拒绝某些艺术市场的投机逻辑,他有助于重新定义全球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力量关系 [3]。他的商业成功,巅峰体现为 2021 年佳士得以 340 万美元售出的《举手》,证明了这种替代路径具有经济可行性。

然而,Boafo 似乎意识到了这种成功所带来的危险。在他最近的声明中,他表达了放慢展览节奏的愿望,以投入其他项目,尤其是建立一所网球学院和发展建筑方面的计划。这种多元化的意图揭示了他对威胁任何颠覆性艺术实践的回收机制的深刻理解。

2021 年与迪奥的合作,作为这家法国时装屋与非洲艺术家的首次合作,完美展现了这种紧张关系。一方面,这种联盟为 Boafo 提供了国际知名度和可观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使他暴露于商业回收和政治信息稀释的批评中。艺术家似乎在这复杂局势中以非凡的策略智慧游走,利用体制资源资助其替代性项目。

创造生态系统

Boafo 的抱负远不止于创作个别作品。通过 dot.ateliers,他正在构建一个真正的创意生态系统,其运作原则与西方文化基础设施截然不同。这种系统性方法展示了他对当代艺术创作挑战的成熟认识。

David Adjaye 在阿克拉设计的空间不仅是一个艺术生产场所,更是一个社会实验室,测试新的创意协作形式。图书馆、咖啡馆、工作室、展览画廊共同营造了一个适合偶遇和意外合作的环境。这种”偶然建筑”理念反对大多数当代文化机构的盈利化和优化逻辑。

2024 年,dot.ateliers 与 Ogbojo 联合启动的作家及策展人驻地项目,体现了跨学科桥梁的创建愿景。通过招待理论家和评论家与视觉艺术家共处,Boafo 认可了话语和理论反思在新美学诞生中的重要性。这种艺术创作的全面方法令人联想起历史上将艺术实践与知识反思结合的伟大先锋派。

这些举措的影响已经体现在加纳及西非新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他们开始获得国际认可。诸如 Boafo 童年好友 Otis Kwame Kye Quaicoe,目前在洛杉矶 Roberts Projects 展出,受益于这种集体动力。这种集体发展策略有别于艺术市场中常见的个体主义逻辑。

该项目的经济维度尤为引人注目。通过在非洲创造一个可持续的艺术生态系统,Boafo绕过了传统的价值抽取机制,这些机制通常定义了创意边缘与艺术市场中心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工作室接受培训的艺术家们不再需要移居西方大都市以获得认可。他们可以在本地发展自己的作品,同时享有国际知名度。

这一方法属于对文化机构去殖民化的更广泛思考范畴。但与那些仅仅批判而未提供替代方案的言论不同,Boafo具体构建了另一种文化全球化的工具。他的工作室充当了后殖民机构的原型,这些机构尊重地方特色,同时融入全球网络。

指尖的炼金术

Boafo的绘画技法值得细细品味,因为它构成了其风格中最易辨认的元素。但这一审美签名并未掩盖支撑其方法的概念复杂性。抛弃画笔,直接用手指揉捏颜料,Boafo重新连接了原始的手势动作,令人生畏地唤起了人类最早的艺术表达。这种表面上退回到创作的古老阶段,实则隐藏着精心策划的概念策略。通过用自己的手指绘制模特的皮肤,艺术家建立了一种介质化的身体接触,将再现的行为转化为轻抚。

这种绘画的触觉维度不禁让人联想到艺术人类学中关于塑造创造伴随特定身体仪式文化的分析。在许多非洲传统中,艺术品的制作涉及艺术家身体与创作材料的直接接触。Boafo重新激活了创造的这一仪式性维度,同时将其置于西方当代艺术的背景之中。

这一技法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远非偶然。用手指绘出的涡旋状颜料纹理赋予面孔和身体以鲜明的物理存在感。绘画的这种物质性响应了当代对表面和屏幕的极端关注。在一个图像逐渐非物质化的世界里,Boafo坚持绘画材料的厚重感与感官性。

艺术家所采用的色彩调色板展现了复杂的色彩追求。构成模特肤色的棕色、赭石、钴蓝和紫色摆脱现实主义惯例,探索黑色皮肤的色调丰富性。这种色彩自由继承了从高更到野兽派的绘画传统,Boafo则专门应用于黑人身体的表现,创造了全新的色彩语言。

将摄影转印技术用于衣物和背景形成了技法上的对比,丰富了作品的解读。这种媒介的异质性揭示了绘画的后现代态度,承认媒介的混合性。Boafo并不追求技巧上的纯粹,而是注重表达的有效性,不惜融合多样的手法。

他的肖像的雕塑维度,经常被评论家强调,值得更细致的分析。用手指绘画创造的厚涂确实赋予面孔一种类似雕塑的立体感。但这种三维效果纯粹是绘画上的。它制造了体积的幻觉,却从未真正跨越将绘画与雕塑区分开的界限。这种类型的模糊性丰富了作品的概念复杂性。

手指绘画技术所要求的快速执行也影响了肖像的整体美学。Boafo无法回头修改动作,无法纠正、忏悔。这种技术限制产生了一种受控的自发性,赋予面孔强烈的表现力。艺术家必须在绘画动作的瞬间捕捉模特的本质,这赋予他的肖像一种特别的生命力。

这种手势式方法继承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尤以杰克逊·波洛克的动作绘画为代表。但波洛克放弃了具象,专注纯手势,而Boafo则调和了身体表现与再现。他证明了可以结合技术的激进性与图像的易懂性。

这种过程中所承认的埃贡·席勒的影响,显示了对西方艺术史的深刻理解[4]。Boafo并未复制这位维也纳大师的形式解决方案,而是汲取了他表现性具象的方法。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传达了席勒艺术中传递的心理强度教训,同时将其应用于截然不同的题材上。

自画像在这项技术体系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当Boafo用手指自画像时,他完成了一种自我抚摸的动作,赋予这些作品微妙的自我情欲维度。这种自觉的感性反对了传统黑人男性气质的表现,后者常局限于力量或威胁的范畴。艺术家以令人钦佩的大胆展现了黑人男性身体的脆弱与美感。

这种手指技术也作为商业签名,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发挥作用,该市场痴迷于风格的即时识别。藏家可以一眼认出Boafo的作品,这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中构成决定性优势。但这种识别的便利不应掩盖支撑该技术方法的概念复杂性。

作为抵抗的艺术

超越其无可否认的美学品质,Boafo的作品作为对当代文化统治形式的政治抵抗行为。这种颠覆性维度并不通过明确的激进话语表现,而是在美丽和黑人尊严的简明肯定中体现。

在一个黑人身体形象仍过于频繁地与苦难、暴力或异域情调相关联的世界中,Boafo提出了一种激进的美学替代。他的模特以从容的自信摆姿,挑战了刻板印象。他们平视我们,既不请求许可,也不寻求认可。黑人美的显而易见本身就是一项强有力的政治行动。

艺术家完成了这场美学革命,而未陷入带有隐含信息的艺术陷阱。他的肖像既逃脱了宣传,也未陷入溺爱。它们首先以其视觉力量确立自身地位,随后传递其政治内涵。这种美学诱惑策略展现了对当代艺术接纳机制的深刻理解。

与杰夫·贝佐斯合作,在蓝色起源火箭上装饰他的三件作品,完美体现了他渗透最意想不到权力空间的能力。通过将他母亲、他自己和一位艺术家朋友的母亲的肖像送入太空,Boafo完成了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动作。这些向星辰旅行的黑人身体颠覆了传统的太空探索叙事,而太空探索历来是白人西方精英的领域。

这种渗透而非直接对抗的策略体现了Boafo整体的政治方法。他不是谴责艺术界的排斥机制,而是通过建立自己的机构绕过它们。他不批评艺术的商品化,而是利用自己的商业成功资助替代项目。

他拒绝某些丰厚的合约,特别是他在2019年拒绝的那份百万美元协议,体现出一种不把艺术仅仅当作资本积累的理念。这种适度的伦理与当代艺术家们对认可和金钱的过度渴望形成了鲜明对比。

Boafo对加纳艺术界发展的投入符合这种建设性抵抗的逻辑。通过培养新一代非洲艺术家,创建自主的文化基础设施,他推动了全球艺术生态中力量关系的重新平衡。

这种艺术的政治方式不依赖明确的理论引述。Boafo在公开声明中既不引用弗朗茨·法农,也不提爱德华·格里桑。他的政治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而非言辞中。这种务实的效率彰显了一种超越表面激进姿态的政治成熟。

Boafo的国际成功证明了艺术抱负与政治承诺可以并存,而不必牺牲其一。他在西方最负盛名的画廊举办展览,但仍保持非洲根基。这种在多个世界中游刃有余而不背叛自我的能力,是他经历中最宝贵的教训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Amoako Boafo成为当代最重要艺术家之一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肖像的美丽或技法的独创性,更在于他将艺术转化为社会变革工具的能力。在危机中的世界里,他的作品提醒我们,美是抵抗的行为,艺术仍是我们最后的真正自由空间之一。

当当代艺术市场有时似乎沦为无所事事亿万富翁的赌场时,Boafo证明了艺术依然可以成为集体解放的载体。这或许是他最辉煌的成就:在摧毁它的体系核心中保持了乌托邦。这一壮举值得我们尊敬和持续关注。


  1. 加戈西安画廊,艺术家Amoako Boafo简介,2025年。
  2. 丹佛艺术博物馆,”黑人灵魂:Amoako Boafo指南”,2023年。
  3. 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文件《黑人灵魂》,2022年。
  4. 维也纳贝尔维德博物馆,展览目录《Proper Love》,2024年。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Amoako BOAFO (1984)
名字: Amoako
姓氏: BOAFO
性别: 男
国籍:

  • 加纳

年龄: 41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