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马克·布拉德福德:城市记忆的考古学家

发布时间: 22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9 分钟

布拉德福德不是画画,他是在剥离。他的宏伟作品由他积累然后部分撕裂的广告海报层构成,创造出现实的考古学。每一层都揭示了城市隐藏的故事,将平凡转化为非凡。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Mark Bradford(1961年出生于美国)是极少数让我在这个充斥自我和空洞概念的世界中仍怀有希望的艺术家之一。当某些人对着白色方块自鸣得意时,Bradford 正在洛杉矶的肉身中挖掘,提取其精髓。

我将讲述他作品中的两个基本方面,这些方面超越了单纯的美学范畴,达到更深层次、更内心的境界。或许这会让那些在金碧辉煌的客厅里混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小资产阶级晕厥。

首先,他的城市挖掘技艺。Bradford 不画画,他是撕裂。他不构图,他是解构。他的巨幅作品,有些高达三米以上,由多层广告海报、传单及南洛杉矶街头拾取的纸张构成。他堆叠、粘贴,再用电动工具部分撕裂这些层次,创造出当代的考古学。这种手法呼应了 Walter Benjamin 关于现代性废墟的思想,每一层都揭示了这座城市隐藏的故事。

但 Bradford 做得比 Benjamin 更深刻。他不仅观察废墟,更积极创造废墟,以揭示美国社会表象背后的真相。当他用电动打磨机雕刻作品表面时,就像在进行城市解剖,暴露这座因骚乱、贫穷与隔离而留下疤痕的城市组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 Guy Debord 的”景观社会”概念,社会现实通过影像中介。Bradford 字面上分层拆解了这种景观,层层剥离。

他作品的第二个方面是他的社会地图。远远看去,他的作品常常让人联想到城市区域的鸟瞰图,想象中领土的抽象地图。但当你靠近时,你会发现这些”地图”是由典当广告、亲子鉴定DNA测试广告、搬迁解决方案报价……组成的。这是他为我们呈现的城市脆弱性图谱,是日常生存的地理分布。

这种地图学的手法让人联想到情境主义者的”心理地图”,但布拉德福德完全重新发明了它。在盖伊·德波及其同伴漫游巴黎揭示情感的吸引和排斥区时,布拉德福德绘制的是社会紧张区域、经济断层线、分隔我们城市的隐形边界。

以他的作品《Scorched Earth》(2006年)为例,这是对1921年塔尔萨种族屠杀的抽象地图。乍一看,这件作品像是遭受破坏的城市区域的卫星视图。但实际上,它是对系统性暴力和集体记忆的深刻冥想。燃烧和撕裂的纸层成为抹去的历史、被摧毁的生命以及永远无法愈合伤痕的有力隐喻。

当我看到一些收藏家仅仅称赞他的作品”形式之美”,仿佛美是当代艺术中唯一相关的标准时,布拉德福德仍在继续他的社会考古学工作。他挖掘,刮擦,揭示。每一次打磨都是对集体失忆的抵抗行动,每一层被撕开的纸都是剥露的真相地层。

他的作品是城市的见证,提醒我们历史从未真正被抹去,只是被一层又一层的谎言和遗忘覆盖。正如德里达所说的”痕迹”,那种存在-缺席,盘旋在我们社会间的幽灵。布拉德福德让这些痕迹可见、可触,无法被忽视。

布拉德福德将普通材料转化为非凡的文献。这些廉价广告、撕裂的海报在他手中成为历史文档,是贫困社区日常生存斗争的有形证据。这种方法带有深刻的福柯意味,是应用于当代艺术的知识考古学。

他的巨大作品,部分长达15米,迫使我们以一种无视不得的规模面对社会现实。这是拒绝被忽视,要求被看见,强迫面对的艺术。

当布拉德福德2017年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有评论称他是”我们时代的波洛克”。真是荒谬!布拉德福德不是波洛克,他是布拉德福德。他不需要通过与白人大师的比较来获得合法性。他的作品本身就足够有力量和社会相关性。

他2008年在新奥尔良的装置《Mithra》,是一座用回收胶合板制作的长达21米的宏伟拱门,不仅仅是一件雕塑。它是卡特里娜飓风幸存者的纪念碑,是对制度性遗弃的无声控诉,是艺术能且必须成为其时代见证者的提醒。

我喜欢布拉德福德的是,他创作的作品既作为社会文献存在,又作为独立的美学对象存在。他从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面。他作品的形式美感并未减弱其犀利的政治性,反而增强了这一性,使之更具冲击力。

他利用理发店中烫发用的小定型纸作为艺术创作材料,不仅是一种对他理发师过去的自传式致敬。这是一种把平凡变为非凡的炼金术般的转变,是将日常提升为艺术的升华,会让马塞尔·杜尚会心一笑。

布拉德福德证明了当代艺术依然可以有意义,依然可以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斗争、我们的希望对话。他不需要借助晦涩的观念主义或简单的挑衅来获得其相关性。

那么,是的,他的作品以数百万欧元的价格售出。那又怎样?艺术市场将社会批判变成奢侈品的讽刺并未削弱他工作的力量。相反,这只会加强他批判的相关性。

布拉德福德是我们在这些混乱和集体失忆时代所需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断提醒我们,艺术依然可以成为抵抗的工具,成为保存记忆的手段,成为揭示不可见之物的方式。

而当一些人继续在沙龙对话中赞叹乔努恩时,布拉德福德将继续深入我们城市的腹地,揭示其隐秘的历史,迫使我们正视我们宁愿忽略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其他一切不过是无聊资产阶级的审美消遣。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Mark BRADFORD (1961)
名字: Mark
姓氏: BRADFORD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64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