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黄玉兴:荧光河流的掌控者

发布时间: 13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6 分钟

黄玉兴在其宏大的画作中将中国绘画传统转变为荧光色彩的爆炸。他的江河与山川散发出超自然的能量,打造出超越东西方、传统与现代边界的风景。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是时候谈谈一位用超新星般的细腻打破绘画常规的艺术家:黄禹兴,1975年出生于北京。这位画家将画布变成了一场战场,荧光色彩与千年中国传统跳起了狂热的华尔兹。这就像康定斯基在佛教寺庙里服用了LSD,相信我,效果绝对令人着迷。

在其高达数米的巨幅画作中,黄禹兴像一位禅宗大师玩弄激光剑一样玩弄我们的感知。他的技法根植于传统的中国”工笔重彩”,但被磷光色彩的冲击字面上炸裂,这些色彩能够让狂欢派对看起来像图书管理员的聚会。但别被这色彩的狂欢蒙蔽了眼睛,背后隐藏着对我们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

以他的江河和山水系列为例。黄禹兴在其中展现了一种时间观,若亨利·柏格森听到此说法,恐怕会在坟墓中微笑。对这位法国哲学家而言,时间是一种纯粹的持续,是无法分割成独立瞬间的连续流动。而我们的艺术家做了什么?他为我们呈现了似乎从永恒流淌而来的河流,色彩漩涡交织如同融合于宇宙意识的众多瞬间。这些河流不仅是普通水道,而是时间本身的视觉隐喻,一种不断流逝而永远存在的时间。

他的风景画不仅仅是自然的简单再现,那样太简单,太平凡,无法匹配他那样一个复杂的灵魂。不,黄玉兴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佛教无常观念”anitya”的视觉冥想。每一笔、每一层荧光色彩的叠加都讲述着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故事。他的山脉不是凝固在石头中,而是跳动、震颤,似乎在我们眼前像精神迷幻糖果在纯净意识海洋中溶解。

他对色彩的处理方式简直是革命性的。试想一下,如果罗斯科在藏传佛教寺院静修十年后,突然跑到荧光颜料店大肆采购。黄玉兴会在使用颜料前一周先将它们打开,降低粘稠度直到达到完美的稠度。他是一个现代炼金术士,不把铅变成金,而是让绘画材料转化为纯粹的视觉能量。他的画布不仅仅反射光线,似乎从内部发光,仿佛每平方厘米都拥有自己的生命力。

在他的”泡泡”系列中,艺术家更进一步探讨时间性和存在性。这些在画面中漂浮的泡泡不仅是简单的几何形状,而是我们自身短暂存在的视觉隐喻。就像巴门尼德,这个被存在不变性所迷惑的古希腊哲学家,被置身于量子现实中,一切只不过是概率和变动。黄玉兴的泡泡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坚固,又脆弱,既永恒,又瞬间。它们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在宇宙浩瀚中的短暂闪烁。

他在作品中处理空间的方式同样令人着迷。他采用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创造了违反欧几里得逻辑的环境。这是精神空间多于物理空间,是一个西方透视法则失灵的领域。在《七宝松》中,他用七个画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每个画板代表佛教七宝之一:珊瑚、玛瑙、珍珠、黄金、白银、贝壳和绿松石。这部巨作不仅展示了非凡的技艺,更是一幅真正的绘画宇宙论。

禅宗佛教对他作品的影响显而易见,但黄玉兴绝不是那种为满足西方对东方精神性的异国情调而提供加糖版本的人。不,他将这些古老概念强行带入21世纪,制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正面碰撞,产生了可谓数光年之外都能看见的火花。他的画作如同视觉公案,这些禅宗谜题旨在截断我们的理性思维,引导我们进入对现实更深刻的理解。

他作品之所以在当今依然相关,是因为它超越了东西方的分裂。众多当代中国艺术家要么满足于炒作异国情调,要么过度西化,而黄玉兴创造了自己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既讲述中国传统绘画,也融入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同时融合禅宗佛教与量子物理学。他不试图调和这些不同影响,而是让它们碰撞,在碰撞中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他的颜色叠加技法,让油画在涂抹前静置数日,创造出令人眩晕的深邃效果。连续的颜料层叠宛如色彩的深渊,令观者的视线如坠入黑洞。这是量子绘画,每一笔都同时存在于多个状态,如薛定谔盒子里的猫。这种独特的绘画质感处理方式不仅仅是风格效果,而是一种真正的绘画哲学。

以他的《Mountain Layer》系列为例,他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英国风景画传统融合。结果令人震撼。群山仿佛从迷幻梦境中浮现,轮廓在荧光色彩波浪中溶解,难以言喻。就如特纳在一个物理法则不再适用的平行维度中遇见一位中国画大师。

他对荧光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美学的奇想。正如他自己所言,”荧光色是我们这一代的颜色”。传统的画架画没有这种色彩系统。这很特别,就像一种被压缩或释放的强健生命力。这些颜色是我们时代视觉的表达, , 一个持续刺激、人工光明和增强现实的时代。

在最近的作品中,黄昱兴继续探索绘画可能性的极限。他的风景愈加复杂,色彩层叠犹如地质地层,塑造出似乎同时存在于多个维度的绘画领域。就像每一幅画都是一扇通向一个由迷幻诗人重写物理法则的平行宇宙的窗口。

他对自然的处理方式特别体现了他对世界的观念。不同于将人置于自然之上的西方传统,或视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东方传统,黄昱兴创造了一个第三空间,在这里这些区别变得无意义。在他的画作中,自然既非布景,也非神秘力量,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能量场。

评论家们常将他的作品与彼得·多伊格相提并论,但这种比较未能展现他观点的独创性。多伊格探讨记忆与现实的边界,而黄昱兴则关切存在本质的根本问题。他的画作不是通向虚构世界的窗户,而是通往比我们能想象的更广阔、更奇异现实的门户。

他最近的商业成功,作品经常以数百万欧元成交,或许让人以为他已找到获胜公式并固守不变。但事实远非如此。每一新系列都表明进化,显示他有意不断推动绘画的可能性。他不满足于重复成功,而是持续探索、实验和冒险。

看看他近期受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启发的系列作品,黄昱兴不仅重释这部经典,更彻底解构提炼其精髓,按自己的视角重塑。成果是一系列既是对传统致敬,又是激烈独立宣言的绘画。

所以,是的,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可以继续为你们那些极简主义概念装置或后后现代的表演艺术感到惊叹。与此同时,黄羽兴将继续用他那荧光色彩绘制整个宇宙,证明绘画并未死去,它只是在变异成比我们曾经想象的更奇异、更精彩的东西。他是当代艺术可以深深扎根于传统,同时坚决面向未来,可以既易于接受又复杂,既商业化又极具个人色彩的活生生的证明。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HUANG Yuxing (1975)
名字: Yuxing
姓氏: HUANG
性别: 男
国籍:

  • 中国

年龄: 50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