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Calvin Marcus 与不讨喜的自由

发布时间: 14 十一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3 分钟

Calvin Marcus 从视觉上区分开来的系列作品,从巨大的死去士兵雕塑到微型陶瓷鱼。他常驻洛杉矶,为每一组作品创造全新的材料方法,打破绘画、雕塑与装置之间的界限。他的作品探讨令人不安的心理领域,以冷静的语调让观众保持富有成效的忧虑。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Calvin Marcus 永远不会请求你允许他让你不喜欢。这位加州艺术家,1988年出生于旧金山,十年来一直创作着一部坚决拒绝任何形式智力舒适的作品。他描绘死去的士兵、自画像中伸出舌头的形象,以及铺展在像加长豪华轿车一样长画布上的巨大鲟鱼,这一切都是一种有意的回避策略,是系统性拒绝被归入任何范畴的表现。Marcus 以风格迥异的系列创作,针对每个作品组发展出新的材料方法,通过多种媒介探讨心理和社会上的令人不安的主题。正如他直言不讳地解释道:”我对特定媒介没有任何忠诚,我让想法决定形式,然后从那里出发” [1]

这种形式上的流动并不是追求认可的审美癖好。相反,它体现了一种深深根植于存在主义思考的哲学立场,展现了一位将自由视为其实践核心价值的艺术家。被问及与理性和逻辑的关系时,Marcus 坦率地回应:”我与理性的关系,就是我对自我改变的兴趣;承认自由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无论对我自己还是对我的艺术” [2]。当将这番话与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发展的概念对照时,这一声明显得尤为深刻。对于萨特来说,人类存在以其根本自由为定义,这种能力,同时也是诅咒,使人不断自我选择。萨特认为人”被判自由”,被投入一个没有预设本质的世界,必须通过行动定义自己。Marcus 似乎以非凡的智慧内化了这项教义。他拒绝发展一个可识别的”品牌”,并在不同展览间风格变异,体现了存在主义传统,将自由视为非奢侈品,而是一种本体论必需品。

然而,Marcus所宣称的这种自由从来不是轻松或无忧无虑的。它承载着存在焦虑的重量,这种萨特式的恶心感在意识到自身的偶然性时出现。他的系列作品, , 2016年的阵亡士兵们、微笑的陶瓷鱼、细致描绘的草地画作, , 都如同对极限境遇的探索,在荒诞与悲剧之间角力。2016年在Clearing展出的系列Were Good Men,特别生动地展现了这种紧张感。在三十九幅巨型画布上,Marcus展现了阵亡士兵的形象,采用类似儿童画的风格,粗糙的轮廓和原色调。这些扭曲的身体,脸部肿胀,染成紫色、绿色或棕色,眼睛突出,粉红色长舌垂下,躺在鲜绿色的草地上。该装置艺术的力量在于画布的巨大比例和迷宫般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压迫性的空间体验,字面上将观众困在一个风格化死亡的世界中。这些视觉上和伦理上似乎都沉默的形象,提出了关于男性身份、表现权力和自我毁灭冲动的令人眩晕的问题。

Marcus的作品在荒诞剧院,尤其是在Samuel Beckett的世界里,找到了令人不安的回声。如同Beckett的角色被困于不可理解且重复的境况中,Marcus的主题似乎悬浮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状态中,介于存在与缺席、存在与虚无之间。以荒诞剧院奠基之作等待戈多为例,Vladimir和Estragon无尽地等待着永远不会到来的戈多。在Beckett那里,等待并非朝向某个目标,而是存在的本质。同样,Marcus的阵亡士兵并未叙述特定战争故事;他们代表着战争本身,剥离了任何具体的政治或社会背景。他们是等待意义的形象,悬停于既拒绝英雄主义美化又拒绝激进谴责的状态。这种表面上的中立,非但不是弱点,反而或许是这些画作颠覆性的力量。它们让我们直面有组织暴力的根本荒谬,却不给予明确意识形态立场的道德安慰。

当深入观察Marcus的系列作品结构时,与Beckett的平行更加明显。正如Beckett执着地重复情境和主题,寻找永远难以捕捉的真理核心,Marcus反复审视某些主题,如恶魔自画像、被放大或变形的日常物品,以非线性进展的变奏,围绕一个缺席的中心旋转。在终局中,Beckett描绘了盲目且瘫痪的Hamm和他的仆人Clov,在一个缺乏目的的日常仪式中。世界缓慢崩解,没有灾难,在拒绝结束的死寂中挣扎。Marcus展出的微笑陶瓷鱼,在不同背景下(意大利面盘、牡蛎壳)都具有同样的陌生熟悉感,这种天真与威胁间的摇摆特质正是Beckett世界的典型。这些封闭的小世界,既脆弱又封闭,既私密又普遍,如同Marcus想象力深处蠢动的深渊。

Marcus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比例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他的画布可以达到一辆加长豪华轿车的长度,用以承载异常长的鲟鱼;他的草地画作放大了通常被忽视的细节,将它们升华为唯一主题,构成痴迷的方形构图。这种比例游戏绝非无的放矢。它作为激活展览空间和扰乱观众体验的装置运作。通过极度放大某些元素,Marcus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与表象世界的关系。那些看似平凡的小草、一条小鱼,突然获得了宏伟的存在感,从而改变了我们的感知。这一策略让人联想到表现主义电影中的手法,在那里空间的扭曲用以外化心理状态。在Marcus这里,比例成为表达现实诡异陌生感的语言。意外的比例变化及其带来的陌生感,是他作品中的显著主题,产生介于迷醉与怪诞之间的视觉效果。

若单纯通过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来解读Marcus的作品,虽很诱人,但艺术家本人明确拒绝这一标签:”不,虽然我理解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对此感兴趣”[2]。这一否认颇具启示意义。Marcus并非试图触及某种集体潜意识,也不意图解放梦境力量。他的方法更为务实,且矛盾地更令人不安。他采用无笑容的风格,即那种拒绝夸张却传达极度不安内容的冷静语调。他的画作”乍看之下似乎熟悉,无论因为题材、场景还是呈现的荒谬,但只要稍加投入,其意义便逐渐扩大,直到模糊性本身显得怪异可怖”[3]。这一揭示物体阴暗面的能力,通过强烈放大激发真实或想象中的恐惧或潜在不安,正是Marcus独特的才华之一。

让我们稍作停留,回到那似乎贯穿Marcus作品的自由观念。在当代艺术氛围中,存在”发展某种几乎具有标志性品牌地位的愿望”,Marcus则坚守回避、流动、不断变化的权利[4]。这一立场令人联想到萨特对”自欺”(mauvaise foi)的批判,即人类为了逃避自由焦虑,固守预设角色。艺术家若形成可识别的”签名”,则注定要重复自我,将自己囿于先于且限制其存在的本质之中。Marcus以坚定的决心拒绝了这条捷径。他的展览被描述为”精心构筑的全景”和”迷宫式呈现”,放大了作品的令人不安之感,同时营造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迷惑并扰乱观众。这种空间布置绝非无意,它同样服务于扰乱的意愿,对知觉舒适保持警惕。

马库斯的轨迹,从他最初在Public Fiction和Peep-Hole的展览,到2019年惠特尼双年展的参与,以及最近在比利时Dhondt-Dhaenens博物馆的机构展览,展现了他在当代艺术界的迅猛崛起。他的作品现已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等主要机构永久收藏的一部分。这种机构认可看似与艺术家反系统的立场相矛盾。但马库斯明白,游戏规则可以遵守而不被愚弄,可以接受艺术市场的规则而不放弃自己的创作自由。他的方式让人想起其主要影响之一Philip Guston,在抽象表现主义巅峰时期放弃该风格,回归一种令人不安的卡通化具象画风。Guston,如同Francis Bacon和Paul Thek, , 马库斯提及的其他参考作家,拒绝自满,不惜背叛观众的期待,以忠于他内心的需求。

马库斯的未来故意保持不可预测。这正是他的作品如此激励人心的原因。在一个艺术界经常被自身代码束缚的世界里,其中认可依赖于对某种风格的立即辨识,马库斯提供了一个罕见的选择:一个不断自我重塑的艺术家,愿意冒着令人不悦和迷惑的风险以维护他的自由。他的作品不为取悦或为单纯挑衅而冲击观众。它们提出了关于身份、表现、暴力、男性气质的不舒适问题,却从不强加确定的答案。它们让我们面对存在的根本荒谬,同时拒绝虚无主义的犬儒。这正是它们完全植根于存在主义传统的体现,将荒谬视为非瘫痪的宿命,而是一种真实自由的起点。

马库斯的创作实践提醒我们,艺术在最佳状态下,不是文化消费品,而是一种让我们感到不安、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固有认知的体验。他描绘的阵亡士兵不颂扬战争,也未以简单的方式谴责战争;他恶魔般的自画像不揭示任何透明的心理真相;他细致描绘的牧草亦非天真地歌颂大自然。他作品中的一切都抵抗单一解读,在相互矛盾的意义之间保持一种创造性张力。这种模糊不是弱点,而是一种艺术智慧的标志,理解当代世界无法被简单公式捕捉。面对现实的复杂,马库斯选择多重视角,无尽探索,拒绝僵化。他邀请我们效仿:接受不确定,拥抱自由的极致眩晕。这是个冒险、不适且常令人困惑的赌注。这也正是他的作品成为其一代最激动人心艺术冒险之一的原因。因此,Calvin Marcus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不稳定的领域,美与不安并存,幽默与恐怖交织,每一个确定都立即被否定。正是在这种不稳定中蕴藏着力量:它让我们保持警觉,无法安于舒适的感知习惯。它使我们作为观众,不由自主地成为这一永无止境追求的同谋,一种永无休止的自由。


  1. Karma官方网站,Calvin Marcus传记。
  2. Flaunt Magazine,采访Ben Noam,”Calvin Marcus:家就是那片波动着的、智慧的和水族箱的鳞片所在的地方”。
  3. David Kordansky Gallery,为Frieze Seoul 2022的文字。
  4. Louisiana Channel,”Calvin Marcus:我想远离礼貌”,2022年6月。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Calvin MARCUS (1988)
名字: Calvin
姓氏: MARCUS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37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