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Camille Henrot的暧昧美学

发布时间: 27 九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36 分钟

Camille Henrot创造了沉浸式装置,探索当代技术与亲密之间的矛盾。通过雕塑、视频和拼贴绘画,这位法国艺术家质问塑造我们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与控制机制,提出创造性退缩和感性抵抗的空间。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Camille Henrot不仅仅是在创作艺术,她绘制了一个被建构神话和监控算法夹持时代的集体潜意识。这位1978年出生的法国女艺术家,以锐利的智慧在我们超现代性模糊的水域中航行,创作的作品如同实验室,实验我们最内在的矛盾。

她的艺术生涯以在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训练为标志,显露出一种独特的创造方法。与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同龄人不同,Henrot培养了一种受流行文化、日本漫画及动画世界滋养的视觉敏感度。这种另类训练部分解释了她流畅穿梭于视频、雕塑、绘画、装置及生花的媒介而不受限于单一实践的能力。

Henrot的作品真正绽放于《Grosse Fatigue》(2013),这部十三分钟的视频为她赢得了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我们后互联网时代的美学宣言。在催眠的说唱背景下,她展开了一个从史密森学会收藏中汲取的图像万花筒,创造出一个当代宇宙生成论,将古老的创世神话与科学数据融合。这部作品预见性极强地提出了接下来十年将困扰我们的疑问:如何在认知过载的世界中对信息进行层次排序?如何在数字现实碎片化面前维持叙事连贯?

《The Pale Fox》(2014),延续了《Grosse Fatigue》的思考,将展览空间转变为一个涂成克莱因蓝的家庭宇宙。在特别设计的架子上,Henrot组织了我们当代混沌的个人清单:国家地理杂志、民族学雕塑、eBay物品、科学书籍及色情。这种积累并非偶然;它遵循一种受多贡神话及其四大基本元素启发的秘密逻辑。艺术家展示了她特别的天才:将信息积累的焦虑转化为沉思的美学体验。

精神分析与母性:艺术作为过渡空间

Henrot近期的作品发展显露出她越来越公开地承认的精神分析维度。自2018年她第一个孩子出生以来,她以卓越的大胆探索当代艺术中母性的未开发领域。她的系列作《Wet Job》(2018-2020)在艺术史上标志着一个重大突破,首次描绘了母乳泵乳的行为。这些鲜红色的绘画作品中,修长的中世纪人物操作机械泵,揭示了当代母性的温柔暴力。

这种探索自然延续了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关于过渡空间的研究[1]。这位英国儿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学家理论化了儿童如何利用某些物品和空间来协商与母亲的分离,创造出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之间的中间区。Henrot 的装置正是作为这样一种过渡空间,为成年观众提供体验。在她于 Hauser & Wirth 举办的展览”A Number of Things”(2025)中,她字面上将画廊变成了一个带有绿色橡胶格子地板的游乐场,允许访客暂时退回到一种探索性的游戏状态。

本次展览中的犬类雕塑, , François、Margaret、Richelieu 和 Herbert,被系在中央柱子周围,完美体现了温尼科特在母婴关系中所识别的护理与控制之间的双重性。这些介于现代艺术与儿童玩具之间的混合生物揭示了驯养作为社会化过程的本质。Henrot 由此质问我们如何学习内化社会规范的机制,将画廊转变为观察我们条件化行为的实验室。

她的”Abacus”(2024)系列通过将基本学习工具体量化,延续了这一思考。这些具有生物形态的青铜雕塑将计数行为转变为一种感官和身体的体验。艺术家揭示了抽象计量系统如何具化于我们的身体,塑造我们从幼年起对世界的关系。一些作品的回文式标题,如”73/37”、”347/743”,强调了意义过程的可逆性,提醒人们所有的阅读也是写作,所有的接受都是创造。

亲密的建筑与算法的权力

Henrot 作品的另一个基本维度是她对当代亲密关系的建筑分析。她生长于父亲参与法国网络前身 Minitel 发展的家庭环境中,直觉理解构成我们时代的远程通信挑战。她的”Interphones”(2015)以极高效率展现了 Shoshana Zuboff 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监督机制[2]

这些电话形雕塑带有故意复古的造型,提供自动化服务,阴险地收集我们的个人数据。”Is He Cheating on You?” 以婚姻建议的名义索取您的银行信息,而”Dawg Shaming” 在令人不安的语义混淆中融合了犬类问题与家庭暴力。Henrot 揭示了我们的时代如何将亲密关系变为可提取商品,将情感变为可利用数据。

对于她而言,家庭建筑成为批判性试验场。在”Saturday”(2017)中,她并置了洗礼仪式与美容程序,揭示了塑造我们媒介化日常生活的新转变仪式。这段十九分钟的视频作为当下的考古学,将当代净化与重生的仪式从其技术外衣下发掘出来。

“Days Are Dogs”(2017)装置于东京宫进一步推进了这种建筑沉浸逻辑。Henrot 以群青蓝涂满整个空间,墙壁与地毯浑然一体,创造出一个整体环境,消解了惯常的空间参照。这种感官包裹策略显露出她极简主义艺术的遗产,但被引导向情感与受控退化的探索。

她最近的系列作品《Dos and Don’ts》(2021)以尖刻的讽刺审视了她在母亲那里发现的礼仪手册。这些拼贴画混合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礼仪准则和计算机错误的截图,揭示了社会规范机制在其技术化外衣下的持久性。牙科X光与胚胎学实验室账单并置,见证了日常生活的日益医学化。

在这些作品中,Henrot发展了一种数字欺骗视觉的美学,故意模糊了手工制作与算法生成之间的界限。这种形式上的模糊反映了我们在充满合成图像的世界中越来越难以区分真实与人工的困境。艺术家并不谴责这一演变,反而探索其创造潜力,将当代对模拟的焦虑转化为美学资源。

一种富有成效的暧昧美学

Camille Henrot的独特力量在于她能够维持这种模棱两可而不过早解决。她的作品既不谴责也不颂扬我们当代的矛盾,而是使其得以感知和思考。这一美学立场类似于Melanie Klein所定义的”抑郁位置”,即对同一对象存在矛盾情感的心理容忍能力[3]

她的混合雕塑完美体现了这种逻辑:既非纯粹抽象,也非明确具象,保持一种有生产力的形式不确定性。作品《Misfits》(2022),一个儿童分类立方体里被强行插入圆柱于方孔,成为我们与塑造我们系统固有不适应的隐喻。该作品揭示了社交化的温柔暴力,同时保持了一种禁止煽情的游戏性。

这种模棱两可的美学在她的中国墨水画作中达到了最完善的表达。这些纸本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童年对绘画热爱的技艺传承。以极简的手法捕捉形态精髓,她通过几个决定性动作勾勒出本质。Henrot在此显露出与聪慧线条大师Saul Steinberg的渊源,他曾能在一条曲线上浓缩整个宇宙。

她自2010年以来发展出的插花习惯,延续了对最简形式承载最大意义的探索。每个花艺作品都向一本阅读过的书致敬,将阅读转化为哀悼与重生的仪式。这种实践揭示了她作品中的忧郁维度,即对文化传承脆弱性的敏锐意识,在这个持续加速的世界中尤为明显。

Hauser & Wirth举办的展览《A Number of Things》(2025)汇聚了十五年艺术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总体环境,作为我们当代境遇的缩影。绿色橡胶地面同时暗示游乐场与手术室,揭示了我们护理空间的内在模糊性。系列作品《Abacus》的巨型雕塑将计算工具转化为感官图腾,显露了我们与数字关系中被压抑的情色维度。

在该装置艺术中,Henrot展现了她对建筑空间作为雕塑延伸的掌控。地面、照明与流线,每一元素构成整体戏剧性,转化参观为入门仪式。艺术家证明当代艺术仍能创造整体体验,而非跌入炫技,通过激发我们的感性智慧,而非消费反应。

迈向新的注意力生态学

Camille Henrot的作品恰逢我们的社会意识到注意力生态危机之际绽放。在一个信息和刺激充斥的世界中,她提出了减缓节奏和集中注意力的装置,恢复了我们沉思的能力。她的装置作为治疗环境,重新教会我们以专注的方式居住在空间和时间中。

她作品中的这种生态维度特别体现在她与日本草月流插花学校的合作中。通过借用这一千年传统,Henrot揭示了某些传统形式如何依然滋养我们当代的感知。她的花艺布局体现了对控制与放任、构图与即兴、永恒与短暂之间平衡的追求。

这位艺术家由此发展出一种注意力生态学,不排斥技术,而是质疑其使用方式。她的”Interphones”(对讲机)揭示了自动化的陷阱,同时保持一种避免无效技术恐惧的趣味性。同样,她的”Dos and Don’ts”绘画利用数字工具反思日常数字化,这种反思避免了反动的怀旧情绪。

她对技术现代性的这种细腻立场展现了Henrot的知识成熟。与许多同代艺术家不同,她既不天真地歌颂进步,也不宣扬末日般的批判。她发展出一种内在的批判,从当代矛盾内部工作,揭示其解放潜力及风险。

2023年在圣加仑Kunstmuseum举办的”Sweet Days of Discipline”装置艺术体现了这一细腻方法。Henrot将她的犬型雕塑沐浴在薰衣草色和Kelly绿的彩色光线中,将训犬议题转化为一种宁静的审美体验。作品呈现出某些约束的生产性维度,但并未为所有控制系统背书。

她保持复杂性的同时不简化的能力,显示了精神分析对她艺术途径的深远影响。正如分析治疗的实践者一样,Henrot创造了允许意外出现的装置。她的装置如过渡空间,展现我们被压抑的矛盾心态、相互冲突的欲望和隐秘的恐惧。

这位艺术家展示了当代艺术仍能发挥治疗作用,而不落入自我满足或迎合。通过营造尊重观众智慧同时唤起其感性体验的环境,她恢复了文化商品化曾严重侵蚀的艺术社会功能。

Camille Henrot的作品最终教导我们,抵抗当代同质化并非通过怀旧地回归理想化的过去,而是通过发明新的主体化形式。她的装置提出了承载复杂当下、且不放弃改变的存在模型。在一个不断被要求在虚假二选一中抉择的世界中,她保持了游戏、实验与变形的空间开放。

她近期的国际展览,从东京宫到Hauser & Wirth,再到圣加仑Kunstmuseum,见证了该独特方法的批评认可。Henrot逐渐成为她这一代中极具影响力的声音,能够将我们时代的人类学变迁转化为感性的形式。

在当代艺术常常在脱离肉体的形式主义与简化的激进主义之间摇摆的时候,Camille Henrot 发明了一条第三条道路,调和了美学的严谨性与政治的相关性。她的作品提醒我们,艺术仍然可以是可能性实验的实验室,是一个创造性自由的空间,帮助我们想象其他存在于世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Henrot 的作品远远超越了当代艺术的范畴,审视了我们现代生活状态的根基。通过揭示我们社会化的隐藏机制,她让我们重拾对自身决定因素的行动能力。通过将我们的焦虑转化为审美资源,她教会我们以创造性的方式居住于我们内心的矛盾之中。通过在我们当代关切的核心保持游戏空间的开放,她提醒我们,艺术依然是逃避存在普遍物化的最后可能之一。

Camille Henrot 的艺术世界因此远不止一组作品集合:它是真正的形式与意义生态系统,帮助我们在当代复杂性中导航而不迷失。她创造的装置同时尊重我们的智慧与感性、我们对意义的需求及对美的渴望,复兴了我们时代曾一度认为已彻底过时的艺术人类学功能。她的作品最终教我们,真正的精巧不在于简化复杂,而在于使复杂变得宜居。


  1. Winnicott, Donald Woods, Holding and Interpretation: Fragment of an Analysis, 伦敦, Hogarth Press, 1986。
  2. Zuboff, Shoshana,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纽约, PublicAffairs, 2019。
  3. Klein, Melanie, Developments in Psychoanalysis, 伦敦, Hogarth Press, 1952。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Camille HENROT (1978)
名字: Camille
姓氏: HENROT
性别: 女
国籍:

  • 法国

年龄: 47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