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Pablo Atchugarry:大理石的垂直灵魂

发布时间: 23 三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2 分钟

Pablo Atchugarry的雕塑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体验,我们的身体与这些修长的形态产生共鸣。他的大理石柱子挑战重力,将原始材料转化为精神升华,创造了传统雕塑与当代视角之间的永恒对话。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巴勃罗·阿丘加里不是普通的雕塑家。这位乌拉圭的大理石雕刻师做了数千当代艺术家甚至敢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毫不畏惧地直视西方雕塑的历史丰碑,并以一种许多人会误以为是疯狂的泰然自若的勇气,决意加入这条传承。

他的雕塑形态修长,仿佛不断向天空延伸,阿丘加里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超越传统与现代这一表面对立的艺术。他的雕塑既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诠释,也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创新的绝望尝试。它们存在于自己的时空中,仿佛它们一直在那里,耐心等待着被从大理石的囚笼中释放。

1954年出生于蒙得维的亚的阿丘加里,最初关注绘画,后来发现了雕塑的使命。但正是在1979年一次访问意大利卡拉拉时,他感受到大理石的不可抗拒的召唤。他的第一件卡拉拉大理石雕塑作品《光》,标志着他与这一材料激情般关系的开始,这也成为了他的标志。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感觉大理石可以成为光的良好载体” [1]。这一顿悟改变了他的艺术实践,促使他于1982年定居意大利。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丘加里的作品中那种让大理石舞动起来的方式,几乎使它变得液态。他那些曲折的柱子,充满褶皱和空洞,挑战了物理定律。他到底是如何让这种重达数吨的材料呈现出轻盈感的?就好像石头在呼吸一样。别跟我说这只是”美丽”或”优雅”,这些词语太过浅薄。这是一种真正的视觉炼金术。

但不要被表面的流畅所迷惑:在这背后隐藏着巨大而艰苦的工作,是与材质的激烈斗争。每一个褶皱,每一道曲线,都是艺术家与石块之间耐心对话的结果。正如巴什拉所说:”物质是我们能量的能量镜像”[2]。正是这种能量从阿丘加里的雕塑中散发出来。我们几乎能感受到那份努力、抵抗,以及石头渐渐向雕刻者意志的妥协。

现象学哲学为理解阿丘加里的作品提供了极为合适的解读钥匙。埃德蒙·胡塞尔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根本上与我们对空间的身体感知息息相关。他的雕塑正邀人体验一种整体的感受,观众的身体与所观赏的形态产生共鸣。没有一个理想的视角可以观看阿丘加里的作品,必须绕行、移动、靠近、退后。艺术家强加给我们的,是一场无声的舞蹈。

胡塞尔写道:”感知,即赋予意义”[3]。面对阿丘加里的巨型作品,我们被邀请主动构建自己的感知,从这些抽象形态中创造意义,而这些形态却唤起了许多联想:人形、向光伸展的植物、凝固于运动中的浪潮。这种解释上的模糊性不是缺陷,而是他作品的力量所在。阿丘加里的抽象不是冷峻的理念,而是诗意的开放。

我一直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就像是一座无形的雕塑,试图捕捉我们经验的轮廓。胡塞尔试图”搁置”我们的成见,回归”事物本身”。阿丘加里当他从粗糙的大理石块中提取形体时,不正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吗?他搁置了偶然和多余,揭示出一层似乎一直藏在石头里的形式本质。

阿丘加里雕塑中对垂直性的执着也可以通过胡塞尔的视角来理解。这种取向并非随意:它对应于我们对空间的身体体验,那里上下的区分从根本上构造了我们的感知。正如胡塞尔所指出,我们自己的身体是所有空间方向的”零点”。阿丘加里的雕塑在他们的垂直冲势中,令我们回归自身的站立状态,那种定义人类经验的每日抗衡重力的斗争。

这种垂直性还蕴含着明显的象征意义。阿丘加里本人也承认:”在我的作品中,总有强烈的垂直性,就像山的垂直一样”[4]。他的雕塑是”山的子女”,正如他喜欢称呼的。这一隐喻非比寻常。它暗示了材质与完成作品之间的传承与世代关系。艺术家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揭示、助产,允许石头成为它注定要成为的模样。

建筑是理解阿楚加里的作品的另一个有趣视角。他那些巨大的雕塑自然地与建筑空间对话,正如他2015年在罗马特拉真市场举办的展览所精彩展示的那样。该展览名为”永恒之城,永恒的大理石”,在古老的柱子和当代雕塑之间创造了令人震撼的时间桥梁。一位评论家指出,他的作品似乎是”几乎生来就该在那里” [5]。能够如此和谐地融入数千年历史的建筑环境,不是所有当代艺术家都具备的能力。

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的冲劲和对轻盈的追求,与阿楚加里的作品形成了有趣的平行。哥特式大教堂试图超越石头的沉重,营造一种精神升华的感觉。这不正是阿楚加里用他的大理石柱子所做的吗?他的作品中同样存在原始物质性与超越追求之间的张力。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建筑是人类伟大的书籍” [6]。如果采纳这一比喻,那么阿楚加里的雕塑就像这部伟大书籍中的标点符号,是悬念、疑问的时刻,节奏化了我们对空间的阅读。它们不是建筑环境中的入侵者,而是增强我们对场所感知的存在。

当代建筑能从阿楚加里那里学到很多。在一个许多建筑似乎仅为通过大胆形式来震撼人的时代,他的雕塑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抹去过去,而是与过去对话。正如其在皇帝论坛的展览所展示的那样,完全可以坚定地当代,同时融入历史连续性中。

伟大的建筑师们一直明白这一点。勒·柯布西耶尽管言辞激进,却从未停止研究经典建筑。密斯·范德罗受希腊神庙启发。扎哈·哈迪德在她未来感的造型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建筑史知识。阿楚加里属于那些知道真正创新不等于遗忘过去的创作者行列。

他的雕塑实践也与建筑的基本原则产生共鸣。实与虚的游戏,质量的平衡,光的调节,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像一名建筑师,阿楚加里将空间视为一个动态的实体,而非一个要填充的体积。

乌拉圭蓬塔德尔埃斯特的阿楚加里当代艺术博物馆(MACA)的建成完美体现了其对建筑的敏感度。由建筑师卡洛斯·奥特设计,这座7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和一个雕塑公园和谐地融入自然景观。阿楚加里说:”自然在这个空间中非常存在” [7]。这种对艺术、建筑与自然对话的关注定义了他的理念。

MACA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场所,更代表了阿楚加里搭建乌拉圭艺术与国际当代舞台桥梁的志向。这是一种超越单纯博物馆功能的建筑姿态,成为真正的文化宣言。他宣称:”这个博物馆将成为我留给蓬塔德尔埃斯特、乌拉圭和人类的遗产的一部分” [7]

阿楚加里(Atchugarry)对传承与遗产的敏锐意识贯穿了他的整个作品。当他将自己的雕塑比作”山中的孩子,随后游历世界” [4],他所提及的是一种超越个人的传承。这些创作拥有独立的生命,将在他之后长久延续。在这一理念中有着深沉的谦逊。

与许多执着于彰显自我创造者身份的当代艺术家不同,阿楚加里视自己为调解者,作为粗糙材料与完成形态之间的传递者。他在这方面几乎继承了米开朗基罗对雕塑为显现而非发明的观念。”雕塑已存在于石中,我只是去除多余的部分,”米开朗基罗曾说。阿楚加里正是这一路线的传人。

阿楚加里对材料与时间的特殊关系使他接近一种世俗的精神性。当他说大理石的声音是”永恒的声音” [8]时,他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直觉:石头以其千年的存在超越了我们人类的时间性。雕刻大理石,即是与一种自地质时代黎明以来就存在的材料对话。

在一个迷恋短暂与一切代价追求新奇的世界里,阿楚加里为我们带来耐心与谦逊的启示。他的雕塑不会狂喊以吸引注意,而是通过其沉默的存在感、通过改变其周遭空间的能力来显现自身。他们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张扬的断裂,而在于重新创造的连续性。

那么,是的,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阿楚加里是一位当代雕塑家,他以五百年前的方式雕刻大理石。那么怎么样?这真的是个问题吗?或者说,这更像是一种勇气的表现,是对时尚和”永远新鲜”暴政的抵抗?在当代艺术世界往往愤世嫉俗和自我指涉的氛围中,他那令人放下戒备的真诚如一股清新的空气。

他的作品之所以自然而然地适合于巴黎皇家村、米兰皇宫、罗马帝国广场以及瓦伦西亚艺术与科学城这样多元的空间,绝非偶然。它们具有一种罕见的品质,可以与不同的建筑和文化语境对话,而不失去自身特性。

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习惯于当代艺术概念上的炫技,可能会觉得阿楚加里的作品过于”古典”,过于”美”。但这难道正是我们文化枯竭的标志吗?怀疑美是不是一种信号?我们抛弃一切不刺激、不震撼、不颠覆的东西,难道不是失去了一些根本的东西?

我欣赏阿楚加里的,是他对简单二元对立的平静拒绝:传统对现代,具象对抽象,物质对精神。他的雕塑存在于一个中间空间,这些对立在此消解。它们既古老又未来,既感性又灵性,既宏大又亲密。阿楚加里提醒我们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真理:真正的艺术源于与材料耐心的对话,执着寻找恰当形式的过程,超越当下时间限制以触及永恒的意志。

最终,这或许正是阿楚加里的秘诀:通过他的大理石雕塑让我们听见”永恒的声音”。而在我们这个喧嚣震耳的时代,这正是我们急需听到的声音。


  1. 莎拉·卡斯科内采访巴勃罗·阿楚加里的文章,”巴勃罗·阿楚加里,大理石现代大师,在罗马遗迹中游刃有余”,《Artnet 新闻》,2015年8月4日。
  2. 加斯顿·巴什拉,《水与梦》,何塞·科尔蒂,巴黎,1942年。
  3. 埃德蒙·胡塞尔,《现象学的指导思想》,盖利玛,巴黎,1950年。
  4. 朱莉娅·里乔蒂采访巴勃罗·阿楚加里,”巴勃罗·阿楚加里:永恒之声”,《Regia Mag》,2022年。
  5. 莎拉·卡斯科内,《巴勃罗·阿楚加里,大理石现代大师,在罗马遗迹中游刃有余》,《Artnet 新闻》,2015年8月4日。
  6.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第五册,第二章,”这将杀死那个”。
  7. 加布里埃拉·安杰莱蒂,”将乌拉圭推向艺术地图:雕塑家巴勃罗·阿楚加里正在家乡打造世界级博物馆”,《艺术报》,2021年8月31日。
  8. 朱莉娅·里乔蒂采访巴勃罗·阿楚加里,”巴勃罗·阿楚加里:永恒之声”,《Regia Mag》,2022年。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Pablo ATCHUGARRY (1954)
名字: Pablo
姓氏: ATCHUGARRY
性别: 男
国籍:

  • 乌拉圭

年龄: 71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