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五 2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Sammy Baloji : 发掘殖民暴力

发布时间: 24 十一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35 分钟

Sammy Baloji 发掘比利时殖民档案以面对刚果当前局势。作为一名在卢本巴希和布鲁塞尔之间活动的摄影师、录像艺术家和雕塑家,他致力于研究加丹加的记忆、采矿遗产以及嵌入建筑中的统治结构。他的作品揭示了殖民暴力与新殖民剥削之间的延续性。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当你们惊叹于最新的当代艺术装置时,一位出生于卢本巴希的男子二十年来一直在践行一种尖锐的智慧,那足以让你们闭嘴。Sammy Baloji 不是那种迎合观众视觉的艺术家。他是那个让人不安、发掘并迫使人们正视那些他们宁愿忘记的事物的人。受过摄影训练,并在专攻视频和摄影前获得文学与人文科学学位,这位艺术家将殖民档案作为他的战场,把加丹加的记忆作为他有益执着的对象。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美化废墟或记录荒芜。它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手法:时间层叠、影像对撞,将今日刚果与其殖民过去相对照,就如同强迫两个对手直视彼此的双眼。他的系列作品Mémoire(2004-2006)开启了这一激进方式:殖民时期的档案照片萦绕在他对加丹加废弃工业遗址的自身拍摄影像中。结果是一种令人震惊的诗性粗暴。但别被迷惑……或者说,就让我们一同误解他的手法本质吧,因为这里既非怀旧,也非单纯的控诉。这是一场视觉考古,揭示出铭刻于景观中的暴力层次。

建筑作为统治工具

我们先来看显而易见但无人愿意正视的东西:建筑。在 Baloji 的作品中,殖民建筑绝非只是风景如画的背景或是用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审视异域废墟的遗迹。它是统治的首要工具,是用石头和混凝土书写的比利时殖民计划的语言。当 Baloji 在他的作品Aequare. The Future that Never Was(2023)中拍摄杨安比破败的建筑时,他不仅仅是在展示剥落的墙壁。他展示了这些结构如何继续影响刚果人的生活,当代工人仍占据着殖民时代前辈使用的同一空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困于这一继承自暴力的空间几何之中。

比利时殖民时期在刚果的城市规划,特别是在Baloji成长的卢本巴希,遵循了一种空间种族隔离的逻辑,这一点已被建筑历史学者充分记录[1]。这座城市于1910年凭空创建,围绕种族隔离原则组织,设有著名的500米”安全隔离带”,将欧洲人区与非洲人区分开。这段距离表面上是出于与疟疾相关的卫生考虑,实际上描绘出殖民等级制度的地图,深深刻在土地上。Baloji表示,他的”童年生活在一座完全围绕工业现实和矿产资源开发组织的城市”中。这座城市正是卢本巴希,前称伊丽莎白城,是铜之都,也是高加丹加矿业联盟荣耀的纪念碑。

Still Kongo I-V(2024年)中,Baloji采用了一种极其微妙的策略。他用阿弗泽利亚木制作的框架装裱了1958-1959年间档案中的刚果森林航拍照片,框架上装饰有受比利时新艺术风格启发的图案。这个看似装饰性的举动蕴含着巨大的观念暴力。新艺术风格,当年令布鲁塞尔名声大噪,最初被称为”刚果风格”,以致敬启发它的刚果材料和图案。由此展现了完整的提取循环:资源离开刚果,丰富欧洲,在那里孕育出被视为西方精致顶峰的美学运动,随后以框架形式回归,框住了那些被掠夺破坏的图像本身。

Baloji拍摄和录像的殖民建筑不只是历史的被动见证者。它们是延续殖民结构的积极推动者。1921年建成的新罗曼式卢本巴希大教堂,有意从市中心阻隔了通往公园和总督府的视线,物理地标示了殖民权力在城市空间的位置。高加丹加矿业联盟建造的工人区是独立的整体,配备住房、学校和诊所,构成了一个极权主义的微型宇宙,公司控制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自认为仁慈的家长式建筑其实是一种精巧的社会控制形式。

Baloji明白殖民建筑从来不是中立的。它体现了统治哲学,这种哲学远远超越了形式上的独立而延续存在。城市规划、街道布局、公共建筑的排列,这一切继续按照压迫遗留的逻辑构造刚果人的日常生活。当他在装置中并置刚果植物和由比利时家庭制作成花盆的铜弹壳时,他揭示了欧洲家政本身如何参与这一资源开采链。高加丹加开采的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锻造成炮弹,然后在比利时资产阶级家中被回收为装饰品:这就是一种物质的猥亵生命循环,包藏多重暴力的记忆。

发明与破坏的哲学

如果说建筑在Baloji那里是统治的可见语言,那理解使这种统治成为可能的认识论机制,就必须转向哲学。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提及哲学绝非偶然。在Tales of the Copper Cross Garden, Episode I(2017)中,他将铜铸造厂的影像与刚果哲学家兼诗人Valentin-Yves Mudimbe的自传性著作《非洲的发明》[2]的摘录交织在一起,Mudimbe的这部划时代作品(1988)革命性地改变了对非洲知识的理解。

Mudimbe展示了非洲在西方想象中是一个构建,是由包括人类学、制图学、文明传教及自然科学在内的殖民话语机构所生产的发明。Mudimbe所称的”殖民图书馆”,是定义从外部视角看非洲的文本、分类和地图的集合,而这一视觉对应正体现在Baloji的作品中。艺术家挖掘并重新激活的摄影档案正是这种”发明”的工具:它们被用来编目、分类、定性刚果人,将其简化为民族志标本。

Baloji的艺术举措在其方法上深受Mudimbe精神的影响。他并不试图对立一个”真实的”非洲与一个被发明的非洲,而是揭示这种发明的机制,展示殖民知识工具,如摄影、地质制图和城市规划图,如何参与构建一个可供剥削的非洲。其在Extractive Landscapes(2019)中呈现的彩色地质图不仅是简单的技术文档,而是权力工具,将刚果领土划分为采掘区,将其还原为矿产资源,抹去所有历史与文化的厚度,仅保留地下资源的市场价值。

Mudimbe还强调了天主教会在殖民事业中的角色。传教士不仅仅是来”拯救灵魂”;他们积极参与重塑非洲主体性的项目。Baloji敏锐地捕捉了这一层面。在Tales of the Copper Cross Garden中,配合铸造厂影像的合唱不仅是单纯的音乐对位,它唤起了刚果小歌手们胸前持有的铜十字架,这象征着双重的开采:金属的开采与灵魂的掠夺。正如Baloji清晰锐利地表述:”没有什么能比放在唱诗班孩子们心口前的铜十字架更能暗示传教士如何试图在剥削铜资源为欧洲人利益服务的同时,偷走他们的灵魂”。

这位刚果哲学家在殖民神学院长大,这段经历滋养了他的全部创作。Baloji则在一座完全致力于矿产开采的工厂城市中长大。他们都深刻理解殖民主义不仅仅是资源的剥削:它旨在重塑意识,强加新的思维范畴,摧毁并取代本地知识体系以符合西方的分类体系。Baloji展出的加丹加地区的铜十字架,这些在13世纪至20世纪间用作货币的物品,见证了殖民前复杂的经济与象征体系。上加丹加矿业联盟的到来使这些十字架变得过时,仅剩作为民族志奇珍的地位。

这种以西方市场逻辑取代当地价值体系的破坏正是Baloji作品的核心。当他在系列作品Copper Negative of Luxury Cloth Kongo Peoples(2017)中展示刚果王国珍贵的纺织品被转化为青铜和铜制的”负片”时,他完成了一种象征性的重新占有。这些用拉菲亚棕榈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其细腻程度可与天鹅绒媲美,曾在欧洲的好奇陈列柜中流通,后来却沦为民族志文物。Baloji字面上将它们重新铸造成刚果金属,仿佛要逆转它们所经历的去语境化和物化过程。

Baloji作品的哲学层面也体现在他拒绝任何怀旧情绪。他并不试图恢复一个虚构的殖民前神话过去,那将陷入Mudimbe所谴责的本质主义陷阱。相反,他在过去与现在、档案与当代创作交织的灰色地带和缝隙中工作。他在佛罗伦萨皮蒂宫展出的装置作品Gnosis(2022)包含一个巨大的黑色玻璃纤维制地球仪,周围环绕着非洲历史地图的复制品。标题”Gnosis”直接指向Mudimbe著作的副标题:Gnose, philosophie et ordre de la connaissance。Baloji明白,问题不在于制作一个”真实”的非洲形象来纠正殖民时期的错误表现,而是理解真理体制如何产生,理解赋予某些知识合法性而使其他知识无声的认知秩序如何建立。

迈向记忆的伦理

那么,Sammy Baloji到底在做什么?他实践的可以被称为对当下的批判性考古学。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场发掘,揭示构成刚果现代性的暴力、开采和破坏的层叠。然而,与传统考古学家发掘以便更好地入藏博物馆不同,Baloji发掘是为了重新激活,使这些埋藏的历史在当下有效。他的影像不是呆板的档案,而是强制凝视的装置,迫使人们认识到殖民过去与当代新殖民主义形式之间的延续性。

如今为我们的手机和电动车提供动力的钴和锂来自同一加丹加矿区,那曾是为欧洲电气化提供铜以及为广岛和长崎原子弹提供铀的矿山。Baloji在系列丝网印刷作品Shinkolobwe’s Abstraction(2022)中展现了这一卑劣的连续性,将刚果铀样本与核爆炸影像叠加。信息极其直白:摧毁广岛的原子能来自加丹加。支撑西方”生态转型”的能源基于同样的掠夺式开采逻辑,这种逻辑已经摧毁刚果超过一个世纪。

Baloji 毫无安慰之意,也不提供简单的解决方案。他的作品令人不安,因为他拒绝救赎式叙事。他不赞美非洲”韧性”,这种西方人钟爱的、用来回避历史责任的千篇一律的概念。相反,他展示了殖民结构如何持续存在,建筑如何继续施加约束,提取主义逻辑如何在新装扮下焕发新生。Yangambi 的工人们仍旧占据同样的建筑,按照殖民时期的同样协议执行植物分类的相同任务。所谓独立的刚果依然陷于一种不再直言的结构性依赖网中。

然而,将这项工作视为单纯的揭露是不正确的。Baloji 建构的,是一种拒绝遗忘和记忆僵化的记忆伦理。他的档案不是用来滋养怨恨或滋生自怜的受害者心态。它们存在的目的是照亮当下,使我们能够毫不妥协地理解那些依然在运作的机制。正如他自己所言:”作为艺术家,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创造一种替代话语,如何挑战殖民时期确立的思维模式,识别它们的界限和弱点。”

也许这正是 Baloji 最激进的举动:不满足于揭露殖民话语,而是寻找这些话语的裂痕、脆弱点、由此透出的缝隙,通过这些缝隙,其他叙述和知识秩序得以浮现。他自 2008 年以来作为卢本巴希双年展联合创始人的工作,亦在遵循这一逻辑。这不仅仅是展出刚果艺术家,而是创造知识和体制基础设施,允许这些艺术家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创作和传播作品,而不经过西方艺术市场的过滤与认可。

Sammy Baloji 的激进性在于他这种有条不紊的耐心,是一种研究者的严谨,为一种从不妥协于复杂性的艺术视野服务。他不简化,不炒作,也不将殖民暴行作为审美消费的产品。他的作品需要时间、注意力和智力上的努力,而许多观众并不愿意付出这些。那是他们的损失。Baloji 并非为西方观众的舒适而工作。他致力于发掘记忆,赋予人们希望永远埋藏于殖民建筑废墟下的历史以形象。在这场发掘工作中,他或许完成了当代艺术最必要的任务之一:强迫我们直面我们的现代性对野蛮的依赖,以及我们的繁荣持续对他人的代价。


  1. Lagae, Johan, “Rewriting Congo’s Colonial Past: History, Memory, and Colonial Built Heritage in Lubumbashi,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收录于 Repenser les limites : l’architecture à travers l’espace, le temps et les disciplines, Publications de l’Institut national d’histoire de l’art, 2017
  2. Mudimbe, Valentin-Yves, L’Invention de l’Afrique : Gnose, philosophie et ordre de la connaissance, Présence africaine, 2021 (英文原版: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Sammy BALOJI (1978)
名字: Sammy
姓氏: BALOJI
性别: 男
国籍:

  •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年龄: 47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