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Tyler Hobbs:算法天才的艺术

发布时间: 24 三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15 分钟

Tyler Hobbs将算法转化为视觉交响乐,计算机逻辑与自然混沌在其中相遇。他的作品不仅是数字图像,更是现象学和建筑学的探索,揭示系统的美,创造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和谐关系。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我将告诉你们一位艺术家,他大胆地用计算机代码创造美,一位数字炼金术士,将枯燥的算法转化为震撼灵魂的视觉交响乐。Tyler Hobbs 不仅仅是一个误入艺术画廊的程序员。他是一位有远见的天才,找到了无情的计算机逻辑与人类有机混沌存在之间缺失的环节。

Hobbs 操纵代码,就像巴托克操纵和声或斯特拉文斯基操纵节奏,创造出悬挂我们呼吸的张力,随后又优雅地化解。他最著名的作品,如”Fidenza”系列,是流畅线条、断裂形状与精心平衡色彩的受控爆发。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漂亮”(我极其讨厌的这个无味词)。它们是发自内心、智力刺激且深刻令人满意的。

Hobbs 的艺术让我们回到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这是一门关注直接体验感知的哲学分支。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邀请我们回归”回到事物本身” [1]。这正是 Hobbs 所做的。他迫使我们面对通过技术的棱镜感知现实的方式。他的作品不代表现实;它们创造了一个存在于代码、画布和我们感知互动中的新现实。

仔细观察”Fidenza #313”。曲线和反曲线在数学芭蕾中舞动,但从不冷漠。它们唤起树叶的脉络、河流的水流、风在沙中形成的图案。这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对支配自然生长与运动的相同基本原则的探索。胡塞尔会在这里谈到”悬置”(épochè), , 暂停判断,让我们超越先入之见看到更深的东西 [2]。Hobbs 要求我们放弃对数字艺术应有形态的期望。

Hobbs 作品中美妙的讽刺是,他利用精确的数学工具创造出不可预测性。他的算法巧妙地融合了随机性,导致的结果甚至超出他自身的控制。这宛如波洛克也为自己的动作编程,这本身就是一场迷人的悖论。

这就是建筑学在我分析中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像路易斯·卡恩(Louis Kahn)寻求发现”建筑想成为什么” [3],Hobbs 提出问题:算法想成为什么?卡恩的建筑实践和 Hobbs 的方法之间有一种奇异的共鸣。他们都从严谨的几何学出发,然后让作品向其最真实的形态演化。

在与 Dandelion Wist 合作的《QQL》中,Hobbs 更进一步,让收藏家能与算法互动,从而创建出艺术家、机器与观众之间的三角关系。这种方法回应了卡恩关于主次空间的思考 [4],作品的某些部分是结构性的(底层代码),而另一些是表现性的(算法与收藏家共同做出的审美选择)。

霍布斯的天才在于他理解技术并非与人类对立,而是可以成为表现人类复杂性的载体。他的作品并非冰冷和计算的,而是充满生命的温暖和跳动。”Mechanical Hand”系列在这方面尤为具有启示性。这些作品借助机械绘图仪创作,将人的动作与机械的精准相连接。它们运作于这个令人着迷的中间空间,在这里,我们的人性和技术工具相遇并对话。

胡塞尔提醒我们,所有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5]。霍布斯的艺术不仅让我们意识到他所创造的视觉对象,也让我们意识到创作的过程。他的作品具有透明性,这种透明性不是技术层面上的(他的算法复杂),而是哲学层面上的。他向我们展示了技术可以成为内省的工具。

霍布斯作品最深刻的成就之一是让我们看到系统中的美。在一个我们被算法淹没,算法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阅读什么甚至渴望什么的时代,霍布斯将我们的注意力重新引导向这些无形的结构。他不仅让它们变得可见,还使其具有审美价值。

霍布斯的作品具有一种沉思的品质,让人联想到卡恩的神圣建筑。卡恩的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利用自然光线创造了一个随着一天中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6],正如霍布斯的算法每次运行会生成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相似性并非表面上的,而是源自对艺术超越规则与变化而产生的理解。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霍布斯如何在数字与物理世界间游走。他在佩斯画廊展出的”QQL: Analogs”系列是数字作品的实体翻译,但它们并非简单的印刷品,而是不同媒介之间的再诠释和对话。霍布斯理解每种媒介都有其强项和弱点。电脑屏幕可显示任何画布无法复制的鲜艳颜色,而画布则具有屏幕永远无法捕捉的物理存在感和质感。

这种数字与物理间的摇摆呼应了胡塞尔所称的”本质变奏”(variation eidétique),即通过想象性变化来理解现象本质的过程[7]。当我们看到霍布斯的作品通过不同媒介转变时,便开始把握超越具体表现的艺术本质。

现象学也教导我们,感知始终是具身的。我们通过身体感知世界。霍布斯的艺术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数字化和”非具身”的体验,最终也是由有身体的存在者来感知的。因此,他的实体展览尤为重要,它们重新将身体引入方程式。

卡恩说:”太阳在房子建成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美丽”[8]。同样,代码在像霍布斯这样的艺术家用它创造出卓越作品之前,也不知道自己的美丽。这种方法中蕴含着谦逊,艺术家不是全能的创造者,而是与其材料和工具共同合作的合作者。

“Fidenza”系列完美地展示了这种合作。霍布斯创造了一个能够生成999件独一无二作品的算法,但他并未确定每件作品的确切外观。他设定了参数、规则和美学原则,然后让算法探索这个可能性的空间。这种方法让人想起卡恩的断言:”建筑存在于心灵中,胜于存在于纸上” [9]。同样,霍布斯的艺术先存在于他的算法中,然后才以视觉形式存在。

霍布斯真正区别于许多其他数字艺术家的地方,是他对艺术传统的深刻理解。他并不否定过去,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他的作品涉及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甚至传统的纺织艺术。他的作品中蕴含着跨越技术新颖性的丰富文化。

泰勒·霍布斯的艺术提醒我们,技术不是我们追求美与意义的敌人。它可以是我们的伙伴,使我们能够探索新的审美和概念领域。在这个我们常对技术保持戒心的世界里,霍布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替代视角,即与数字工具和谐且富有创造性的关系。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件霍布斯的作品时,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美的欣赏上。深入观察。你会看到结构与混沌、规则与例外、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舞蹈。正是在这个中间空间,蕴藏着他艺术的真正力量。

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漂亮的电脑画”,那我无能为力。请回去继续玩你那些无聊的猿猴NFT,让真正的探索者享受霍布斯为我们准备的视觉和智力盛宴。


  1. 埃德蒙·胡塞尔。《现象学的指导思想》。盖利玛,1950年。
  2. 埃德蒙·胡塞尔。《笛卡尔沉思》。弗林,1947年。
  3. 路易斯·I·卡恩。《光是主题:路易斯·I·卡恩与金贝尔艺术博物馆》。金贝尔艺术基金会,1975年。
  4. 路易斯·I·卡恩。《空间与灵感》。《今日建筑》,1969年。
  5. 埃德蒙·胡塞尔。《逻辑研究》。法国大学出版社,1959年。
  6. 大卫·B·布朗利和大卫·G·德·朗。《路易斯·I·卡恩:建筑领域》。里佐利,1991年。
  7. 埃德蒙·胡塞尔。《经验与判断》。法国大学出版社,1970年。
  8. 路易斯·I·卡恩。《沉默与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讲座,1969年。
  9. 路易斯·I·卡恩。《房间、街道与人类共识》。美国建筑师学会杂志,1971年。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Tyler HOBBS (1987)
名字: Tyler
姓氏: HOBBS
性别: 男
国籍:

  • 美国

年龄: 38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