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Ugo Rondinone:自然与人造的对话

发布时间: 13 二月 2025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7 分钟

Ugo Rondinone通过创作介于自然与人造之间的作品,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他的宏大装置和亲密雕塑邀请我们积极冥想时间与空间,深刻更新了我们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在我们都被数字图像和虚拟体验淹没的时候,有一位艺术家固执地将我们带回与现实的对抗,同时将其转化为深刻梦幻之物。乌戈·隆迪诺内,这位1964年出生于布鲁嫩的瑞士艺术家,几十年来创作不断摇摆于真实与人为之间,宏大与亲密之间,原始自然与当代文化之间。他极其丰富的作品邀请我们重新思考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对时间、空间和自然的关系。

作为德国浪漫主义及其追求绝对的继承者,隆迪诺内创造了超越传统艺术范畴的作品。宏伟雕塑、沉浸式装置、冥想绘画、变形摄影:每一种媒介在他手中都成为探索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极限的工具。这种多样性不是分散的表现,而是贯穿在所有艺术表现维度中的一致追求。

时间性是他作品的核心,正如他的著名圆形画作所见,这些作品用德语标记时间,如”siebteraprilneunzehnhundertzweiundneunzig”(1992年)。这些多彩同心圆的催眠画作不仅仅是形式练习;它们体现了对时间周期性的深刻思考,呼应了亨利·柏格森关于纯粹持续时间的观点。对柏格森来说,生活中的时间不是线性瞬间的连续,而是过去与现在不断相互渗透。隆迪诺内的作品体现了这一观点:每个圆环融入下一个,创造了一个逃脱任何时间测量的永恒运动。这种时间观念也体现在他的装置作品中,那些失去指针的时钟成为悬浮的时间性的象征,摆脱了机械计时的束缚。

这种对时间的探索在他的”landscapes”系列中得到了自然的延伸,即那些由黑色墨水绘制的大型风景画,是他作品的基石。自1989年开始,这些作品呈现了对自然的浪漫主义视角,但这视角不仅仅是怀旧。这些风景由记忆片段和观察组成,拼接成心灵空间,而非对现实的忠实描绘。这一方法让人联想到弗里德里希·谢林关于艺术作为自然与精神之间的调解的概念。对谢林来说,艺术家不仅要模仿自然,还要揭示驱动自然的精神。隆迪诺内的风景正是如此:它们是打开的窗户,不是对外界世界的展望,而是对我们体验自然内在性的洞见,展现了感知与想象交汇、相互转化的神秘领域。

艺术家通过他宏大的装置作品如2016年至2023年的《七座魔法山》(Seven Magic Mountains)将这一思考推向更深层次,该作品位于内华达沙漠。这件壮观的作品由七个涂有荧光颜色的岩石图腾组成,完美展示了其作品中自然与人工的张力。岩石,作为自然界的元素,被涂上合成的鲜艳颜色。这一介入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举动;它体现了对我们当代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图腾的垂直性与沙漠的水平形成鲜明对话,而它们鲜艳的色彩则与周围土地的赭色和灰色调形成对比。这件宏大作品因此成为对人类在自然中位置的冥想,表现了我们矛盾的欲望, , 一方面想与自然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寻求融入其中。

这些色彩鲜艳的图腾呼应了莫里斯·梅洛-庞蒂关于感知和体现的理论。对于这位法国哲学家来说,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总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和文化来调解。隆迪诺内的雕塑体现了这种调解:它们深深扎根于沙漠的地质现实,同时通过人类干预被彻底转化。这种二元性创造了一种建设性的张力,迫使我们重新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涂在人造岩石上的人工颜色并未掩盖它们的矿物本质;恰恰相反,这些颜色通过对比突出其物质性,使其更鲜明地呈现于我们的意识之中。

这些装置的时间维度也非常有趣。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土地艺术作品常常寻求与景观和谐融合不同,Rondinone的雕塑强调了它们的人工性质。它们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强调人类干预相对于地质构造相对持久性的短暂性。这种方法显示出对人类纪元这一地质时代的深刻意识,即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重大转变的主要力量。Rondinone的图腾因此可被视为我们时代的标志,是见证我们改变自然能力的纪念碑,同时也显示我们对自然的依赖。

在更为私密但同样重要的层面上,他的系列作品”nuns + monks”(2020)探讨了精神性与物质性之间的关系。这些受中世纪雕像启发、涂有鲜艳颜色的巨型青铜雕塑,将主题的庄严与鲜明的色彩结合,似乎在挑战其肃穆性。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体现了沃尔特·本杰明关于现代艺术中光环消失的思想影响。但Rondinone并不哀叹这种消失,而是将其转化为新的美学可能性。僧侣和修女作为传统的精神沉思形象,在他眼中既是古老的存在,也是坚定的现代象征,是不同人类经验维度之间的桥梁。

艺术家不仅探讨这些概念上的张力,更通过作品的材质体现它们。他使用青铜这一传统材料,涂上人造颜色,正体现了这种方法。同样,他的真人大小的小丑雕像,既熟悉又令人不安,质问我们对真实性和再现的认知。这些作品呼应了罗兰·巴特关于戏剧与面具的思考:小丑作为娱乐的原型角色,在Rondinone手中成为当代忧郁的象征。这些人物定格于日常姿态,营造出一种陌生感,迫使我们质问自己在社会角色和日常面具中的身份。

光线在他的作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正如其著名的霓虹彩虹所示。这些灯光装置常带有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讯息,将普通的语句转化为视觉诗歌。这种利用人造光来创造风格化自然现象的方式,完美体现了他将平凡转化为非凡的能力。这些作品让人想起加斯顿·巴什拉对空间诗学和梦境的反思:它们在物理世界与想象之间、霓虹的物质性与光的非物质性之间、文字信息与其诗意转化之间架起光桥。

Rondinone的一大优势是创造出在多个层面同时起作用的作品。以他用白色涂漆铝制橄榄树雕塑为例。这些树木以意大利马泰拉地区千年古树为模具,既是历史文献,也是时间的冥想,同时还是独立的美学物件。其洁白无瑕使它们如同植物幽灵,营造出一种幽灵般的存在感,提醒我们与自然界关系的脆弱。这些金属永恒定格的树木承载着历经世纪的记忆,同时体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形式。

这种幽灵般的维度在我们生态紧急的时代尤为相关。Rondinone的作品在自然与人造之间不断对话,迫使我们面对自身与自然世界的疏离。但艺术家并未采用说教的语气,而是选择诗意与转化之路。他的介入并不试图掩盖其人造性;相反,他将其确认为我们当代自然体验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矛盾的诚实创造了一个反思空间,让我们能够质疑自身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而不迷失于失落的真实性的幻觉中。

他作品的表演维度也特别有趣。他的装置不单纯是供观赏的物品;它们创造了体验空间,改变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无论是那些定格于日常姿态的忧郁小丑,还是沙漠中的多彩图腾,这些作品邀请我们进行一种沉思式的参与,令人生起对约翰·杜威关于艺术即体验理论的联想。观众不再是单纯旁观者,而是作品意义构建中的积极参与者,其身体和意识与装置建立了动态关系。

尺度在此体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Rondinone既驾驭宏大,也善于表现亲密,创作出既在物理上超越我们,同时又情感上打动我们的作品。这种玩转尺度的能力不仅是技术上的巧妙,更是一种更广泛的策略,旨在动摇我们的感知确定性。在巨大与微小、壮观与细腻之间切换,艺术家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这种对我们习惯感知尺度的质疑,营造出一种沉思的眩晕感,开启了理解与体验的新可能。

颜色是他艺术词汇中的另一个基本元素。他在天然材料上使用荧光色调,造成视觉冲击,迫使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熟悉的物体。这一方法令人生起对约瑟夫·阿尔伯斯关于颜色互动理论的联想,但被推向截然当代的方向。Rondinone的色彩不寻求和谐;它们旨在在自然与人造、赋予与建构之间制造一种积极的张力。这种将颜色用作干扰与转化元素的手法,是他更广泛动摇我们感知习惯策略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不同策略,Rondinone发展出一种难以被简单归类的作品。他既非传统土地艺术家,亦非经典雕塑家,更非传统画家。他的作品位于这些类别之间的缝隙,意外地搭建起不同艺术传统之间的桥梁。这一中间立场使他能够探索我们与时间、自然及自身的基本关系,同时避免教条主义和过度简化的陷阱。

乌戈·朗迪诺内的作品是当代艺术的重要贡献,不仅因为其规模和多样性,更因为它能够更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通过他细腻或壮观的干预,他邀请我们积极地反思自己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位置。他的艺术提醒我们,自然与人工之间、真实与制造之间的界限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分明,正是在这片不确定的空间里,孕育着一种焕新的审美体验的可能性。当传统的参照点逐渐消失时,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锚点,不是基于固定的确定性,而是基于对现实体验复杂性与丰富性敏锐的意识。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Ugo RONDINONE (1964)
名字: Ugo
姓氏: RONDINONE
性别: 男
国籍:

  • 瑞士

年龄: 61 岁 (2025)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