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中国)

星期二 18 十一月

ArtCritic favicon

刘韡:变迁中的城市纪实

发布时间: 24 十二月 2024

作者: 埃尔韦·朗斯兰(Hervé Lancelin)

分类: 艺术评论

阅读时间: 4 分钟

刘韡将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变迁转化为内脏艺术。他的作品,从像素化的天际线到犬用糖果般的建筑,是我们消费社会的残酷镜像,捕捉文明持续变革的眩晕。

请认真听我说,你们这群自命不凡的人,在我谈论出生于1972年北京的刘韡,这位令你们对当代艺术的资产阶级想象动摇的艺术家。停止品味你们的年份香槟,正视现实:刘韡是最能捕捉我们时代精神分裂状态的艺术家,那场无节制资本主义与权威控制之间的死亡之舞。

你以为看过你人生中三幅巴斯奇亚的作品就能理解街头艺术?刘韡用他的《紫色空气》系列粉碎了你的西方参照。这些画作不仅仅是天际线的简单呈现,它们是一个过度城市化文明的心电图。每一个细致绘制的像素就像是肿瘤细胞,在城市组织中疯狂繁殖。瓦尔特·本雅明曾将城市比作19世纪漫步者的迷宫;刘韡向我们展示,我们现在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迷宫的囚徒。他的像素化地平线不是通向世界的窗户,而是映照我们在这座城市矩阵中自身异化的镜子。

别让我开始说《爱它!咬它!》这个宏伟的装置艺术,它把从斗兽场到古根海姆的西方权力象征,变成了用狗零食打造的犬类建筑。这是德里达的三维解构,字面上的解构,向我们展示了整个文明其实可以沦为宠物食粮。你觉得这粗俗?正是主题!刘韡理解鲍德里亚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模拟物的世界里,甚至我们最神圣的纪念碑也能被缩减成狗狗零食。

但刘韡不仅仅是疯狂城市化的批判者。他的《反物质》系列拿起日常物品,像洗衣机、风扇、电视机,像疯狂的外科医生一样剖析它们。这是服用迷幻剂后的马克思主义:每个被剖开的家电机器都暴露出消费资本主义的内部构造。这些雕塑是现代的虚荣提醒我们,所有闪亮的电子产品终将堆积成露天垃圾场。当他在这些残骸上盖上”PROPERTY OF L.W.”的印记时,他不仅仅是在签名,而是在讽刺我们在最终一切都属于国家的体系中对私有财产的痴迷。

刘韡将他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批判性的批量生产工厂。他雇佣当地村民来制作他的作品,具有悖论意味的是把他的创作过程本身转化为对劳动分工的反思。这就像安迪·沃霍尔和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合体。西奥多·阿多诺若看到刘韡如何利用文化工业来从内部批判它,会气得大病一场。

他最近的几何装置作品,比如在白立方展出的那些,不仅仅是极简主义风格的练习。这些抽象形式是我们后极权时代的象形文字,社会控制通过建筑本身来实施。刘韡向我们展示,现代建筑主义不再是勒·柯布西耶式的乌托邦计划,而是监控和规范工具。这些结构让我们想起福柯所说的全景监狱,只不过今天,监狱已经变成了城市本身。

刘韡不怀旧,在一个每十年就拆建翻新的国家里,怀旧没有立足之地。他的艺术是经济飞速发展强加的集体失忆纪录。每件作品如同时间胶囊,捕捉着社会不停变迁的眩晕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谈及后期资本主义的地图绘制困难;刘韡通过将城市混乱转化为视觉诗歌,创造了这幅不可能的地图。

你可以继续收集你那些乖巧的小版画,不会打扰到任何人。与此同时,刘韡正在建构一个作品集,记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变革。他的作品不是对艺术的评论,而是一台记录文明震荡的地震仪。如果这让你感到不安,那说明它起作用了。艺术不是用来装饰你的客厅,而是要动摇你的确定性,直到你的牙齿咯咯作响。

刘韡向我们展示的这座城市,是你的,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些他拼凑的碎片,是你们消费主义梦想的残骸。这些在画中堆积的像素,是吞噬我们所有人的城市有机体的细胞。刘韡不是艺术家,他是预言家,预示着我们已身处的城市末日。

Was this helpful?
0/400

参考艺术家

LIU Wei (1972)
名字: Wei
姓氏: LIU
其他姓名:

  • 刘韡 (简体中文)

性别: 男
国籍:

  • 中国

年龄: 53 岁 (2025)

关注我